时间: 2025-05-07 22:1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6:44
原文展示:
方诸上。上云人。业守仁。摐金集瑶池。步光礼玉晨。霞盖容长肃。清虚伍列真。
白话文翻译:
在方诸之上,有云中之人。他们以仁德为业,坚守道德。在瑶池边敲击金器,聚集一堂。以光步之姿,向玉晨行礼。他们的容貌如霞盖般庄严,内心清虚,与列真为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尤其擅长写诗。他的诗歌多表现道教思想和仙境幻想,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的场景,通过仙人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仁德的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道教思想盛行,人们普遍对长生不老和仙境生活抱有幻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境中的仙人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仁德的追求。诗中“方诸上”和“上云人”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而“业守仁”则体现了仙人对仁德的坚守。“摐金集瑶池”和“步光礼玉晨”通过具体的动作,增强了仙境的神秘感和庄严感。“霞盖容长肃”和“清虚伍列真”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人的容貌和内心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清净无欲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色彩和仙境幻想,是萧衍诗歌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仁德的追求。通过描绘仙境中的仙人形象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清净无欲生活的向往和对仁德的坚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方诸”指的是什么? A. 仙境 B. 人间 C. 山川 D. 河流
“业守仁”中的“仁”指的是什么? A. 仁爱 B. 仁德 C. 仁义 D. 仁心
“摐金集瑶池”中的“瑶池”是什么的象征? A. 仙境 B. 人间 C. 山川 D. 河流
“步光礼玉晨”中的“玉晨”指的是什么? A. 天帝 B. 仙人 C. 仙境 D. 人间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