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0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01:19
送洪州通判何太博
梅尧臣
拜官江上客,乘马不乘船。
独畏蛟龙浪,将归风雨天。
葛花侵野径,源水入腴田。
君住巴丘下,西山道路连。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向您致敬,您是一位官员,正从江边前来,骑马而非乘船。
我唯一害怕的是海里的蛟龙和巨浪,因此在风雨的日子里,您即将归去。
野路被葛花侵蚀,山泉流入肥沃的田地。
您住在巴丘的山下,西边的山路与您相连。
蛟龙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海洋的危险与不可预测性,古代诗人常通过此意象来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好友何太博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他即将远行的担忧。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却深厚隽永。诗人通过描绘友人从江边骑马而来的场景,展现了送别的氛围。开头的“拜官江上客”不仅是对友人的尊重,也是对他官职的认可。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归途的担忧,特别提到“蛟龙浪”,暗示旅途中的潜在危险,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安全的关心与牵挂。
“葛花侵野径,源水入腴田”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在环境的美丽与丰饶,暗示生活的安定与富足。最后两句“君住巴丘下,西山道路连”则以地理位置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暗示无论多远,友情依旧紧密相连。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希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未来旅途的担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深情与思考,呈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用什么意象来表达对友人归途的担忧?
A. 源水
B. 蛟龙
C. 葛花
诗人称何太博为何种身份的“客”?
A. 山上客
B. 江上客
C. 水边客
诗中的“腴田”主要象征什么?
A. 危险
B. 富饶
C. 旅行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同样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宏大的情怀,而梅尧臣的诗则更细腻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情感更加深沉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