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6:5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6:53:41
杂花红间白,远树短参长。
天近春归疾,城高地易凉。
千寻浮远水,五两动连樯。
置酒未终乐,山烟生暝隍。
杂乱的花中夹杂着红色与白色,远处的树木高矮参差。
春天即将到来,天气变暖却也来得快,城市高处的地方则容易感到凉意。
千尺深的河水在远处浮动,五艘小船在水面上摇荡。
酒还未喝尽,乐趣依旧,山间的烟雾在黄昏时分渐渐升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到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饮酒作乐的向往。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云溪,宋代诗人,晚唐诗风的继承者之一。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且擅长描绘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将自然与人情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期盼。开头两句以视觉上的花、树交错描写,生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色彩,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天近春归疾,城高地易凉”的对比,表现出春天来临的快速与城市环境的变化,暗含人们在春天时光中对温暖的渴望。后两句则转向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山烟的升起更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感慨,充分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展现春天的生机,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生活乐趣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杂花红间白中“杂花”主要指什么?
“千寻浮远水”中的“千寻”表示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