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9:3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32:15
山僧好寂静,入云恨不深。
峰间一雨昏,林表孤灯沉。
往来有猿狖,呼啸自成音。
这位山中的僧人喜欢宁静,然而身处云端却觉得不够深远。山峰之间,雨水渐渐降临,天色昏暗,林间的孤灯显得格外沉寂。偶尔有猿猴出没,呼啸声自成一曲。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山僧”、“猿狖”等意象,反映了佛教文化中对宁静、自然的追求,以及隐士生活的理想。
作者介绍:梅尧臣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诗,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梅尧臣隐居山林之际,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中僧人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寂静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山僧好寂静,入云恨不深”直接表露了山僧对宁静的渴望,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更深层次宁静的追求。而“峰间一雨昏,林表孤灯沉”则通过描绘雨水和孤灯,营造出了一种幽深而孤寂的氛围。最后一句“往来有猿狖,呼啸自成音”则为整体氛围增添了一丝生动,反映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切,既有对宁静的向往,又有对自然声音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宁静的渴望、对自然的欣赏,表达了隐士生活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山僧好寂静”中的“山僧”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孤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梅尧臣的诗更强调内心的孤独感,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表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观。两者都反映了隐士的生活,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