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时间: 2025-05-04 10:39:35

诗句

知从了义透音闻,古井无波岂更浑。

便好一坑埋众妙,何须六结解诸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35

原文展示:

知从了义透音闻,古井无波岂更浑。便好一坑埋众妙,何须六结解诸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理的深刻理解与领悟,古井如同没有波澜的心境,如何会变得混浊?若能够安静地将诸多奥妙埋藏,不必再去分解那些复杂的根源。

注释:

  • 知从:理解和领悟。
  • 义透音闻:义理透彻,耳闻目睹。
  • 古井无波:比喻心境平静。
  • 更浑:更加混乱。
  • 便好:正好、恰好。
  • 一坑埋众妙:一处深坑埋藏了众多奥妙。
  • 六结解诸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必去拆解。

典故解析:

“古井无波”出自于古代哲学思想,形容一种平静的心境,不被外物所扰。在佛教中,“六根”指的是人的感官,诗中提及不必拆解,表明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璧,号仲明,浙江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朴实,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内心对人生哲理和自然的思考,反映出对内心平静与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诗人以“古井无波”象征内心的宁静,指出如果内心能够始终保持平静,就不会受到外界纷扰的影响。接着,诗人以“便好一坑埋众妙”暗示了对智慧的理解与接受,认为不必过于追求复杂的道理,而应该以一种自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在整体上,诗歌传达了一种超然的智慧,反映出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词解析:

  • 知从了义透音闻:表明了对道理的深刻理解,体现出哲理的深入。
  • 古井无波岂更浑:强调内心的宁静,质疑外界的复杂性。
  • 便好一坑埋众妙:提倡一种接受和包容的态度。
  • 何须六结解诸根:表达对复杂事物的不屑,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古井比喻内心,波澜比喻外界干扰。
  • 对仗:如“知从了义”与“古井无波”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倡导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心态,主张在复杂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意象分析:

  • 古井: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象征外界的纷扰。
  • :象征埋藏的智慧与奥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井无波”中的“古井”象征什么? A. 内心的宁静
    B. 外界的纷扰
    C. 复杂的道理

  2. “六结解诸根”中的“六根”指的是? A. 六种情感
    B. 六种感官
    C. 六种智慧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相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这首诗与王维的《相思》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体现了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体悟,但范成大更偏向于哲理的探讨,王维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离滁阳 九华山 寄赠柳殿院开授崇仪使赴边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裹扎 包含踢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千载一弹 先知先觉 道岔 一无所长 行漏车 迷离马虎 赤字旁的字 解悦 车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难以逆料 玉字旁的字 椿庭萱堂 包含令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衫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