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5:5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55:14
西郊梅花矜絶豔,走马獨來看不厭。
似羞流落蒙市塵,寧墮荒寒傍茅店。
翛然自是世外人,過去生中差一念。
淺顰常鄙桃李學,獨立不容鶯蝶觇。
山樊水仙晚角出,大是春秋吴楚僭。
餘花豈無好顔色,病在一日俗無砭。
朱欄玉砌渠有命,斷橋流水君何欠。
嗟予相與頗同調,身客劍南家在剡。
凄凉萬里歸無日,萧颯二毛衰有漸。
尚能作意晚相從,爛醉不辭杯瀲灩。
在西郊的梅花盛开时,色彩鲜艳夺目,我骑马独自前来,眼前的景象让我陶醉不已。梅花似乎害羞,怕被世俗的尘埃所玷污,宁愿在荒凉的寒冷中,傍着茅草屋静静绽放。它们悠然自得,宛如世外高人,过去的种种只因一念之差而已。轻轻皱眉,我常常看不起桃李的花朵,它们独自盛开,不容小鸟和蝴蝶窥视。山间的樊水,仙气缭绕,正如春秋时期的吴楚之地。余下的花朵难道没有好的色彩吗?可惜的是一日间,世俗的纷扰让它们失去了光彩。朱栏玉砌的水渠,命运却已注定,断桥流水,你又欠缺什么呢?我叹息和你之间的情谊实在相投,身在剑南的我家在剡溪。可怜我万里归途无日可盼,风吹雨打,白发渐生。尚能为晚归而相约,纵然醉意朦胧也不愿放下杯酒。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范成大生活在战乱时期,常常以诗寄情,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西郊寻梅》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西郊独自寻梅,反映他对梅花的喜爱和对世俗的淡漠。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诗人在与梅花的对比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西郊寻梅》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作品,范成大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孤傲与高洁,表现了他对梅花的热爱之情。诗中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梅花色彩艳丽,让人不忍离去。接着,诗人通过梅花与世俗的对比,表现了梅花的独特之处,梅花宁愿在荒凉中绽放,也不愿意沾染世俗的尘埃。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助梅花探讨人生,感叹世事无常,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归途的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雅脱俗的精神境界。诗中梅花的意象,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梅花之间的共鸣,反映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探讨了人生的哲理,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归途无奈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贪婪
B. 高洁
C. 奢华
答案:B
诗人身处的地理位置是哪个地方?
A. 剡溪
B. 长安
C. 洛阳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桃李”代表了什么?
A. 普通的花卉
B. 罕见的花卉
C. 美丽的风景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