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5:3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5:30:15
满庭芳 赵佶 〔宋代〕
芳词来上,因俯同其韵以赐。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灵鳌,擎彩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从兹庆,都愈赓载,千岁乐昌辰。
这首诗是赵佶对某人献上的芳词的回应,他按照原诗的韵律回赠了一首诗。诗中描绘了元宵节时,皇帝在端门举行盛大的游园活动,暖风轻拂,香气四溢。宫廷内外装饰华丽,人们欢声笑语,烛光璀璨,象征着太平盛世的到来。诗中还提到了灵鳌(神话中的巨龟)擎起彩色的山峰,月亮缓缓升起,照亮了整个世界,体现了皇帝对所有人的平等关怀。最后,诗中提到皇帝在宫中举行通宵宴会,与贤臣共商国事,预示着国家的长久繁荣。
作者介绍:赵佶,即宋徽宗,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也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他的诗词多表现宫廷生活和自然美景,风格典雅华丽。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赵佶对某人献上的芳词的回应,可能在元宵节期间,皇帝在宫中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贤臣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宫廷盛况的描绘,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诗中“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等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节日的温馨氛围。“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则通过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宫廷的富丽堂皇。诗中的“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和“灵鳌,擎彩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等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艺术魅力。整首诗既是对节日盛况的赞美,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宫廷盛况的描绘,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贤臣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烛龙衔耀”中的“烛龙”指的是什么? A. 神话中的龙 B. 灯火 C. 宫廷的装饰 D. 皇帝的象征
诗中“灵鳌,擎彩岫”中的“灵鳌”指的是什么? A. 神话中的巨龟 B. 宫廷的装饰 C. 皇帝的象征 D. 灯火
诗中“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表达了什么? A. 皇帝的孤独 B. 皇帝的威严 C. 皇帝与贤臣共商国事 D. 皇帝的奢华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