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失调名》

时间: 2025-05-21 11:33:48

诗句

直须把、茱萸遍插,看满座、细嗅清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1:33:48

原文展示:

失调名
作者:黄庭坚
直须把茱萸遍插,看满座细嗅清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插茱萸的热情与对香气的享受,强调在节日中,茱萸的香味能让人陶醉,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注释:

  • 茱萸:一种植物,果实有香气,古时常用来驱邪避祟,尤其在重阳节时人们会插茱萸。
  • 遍插:到处插满,形容茱萸的普遍使用。
  • 满座:满座的客人,指一群人在一起庆祝。
  • 细嗅:轻轻地闻,强调闻香的细腻与享受。

典故解析:

茱萸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浓厚的象征意义,尤其在重阳节时,登高插茱萸可以祈求平安与健康。此诗通过插茱萸的动作,传达了人们对节日的期待与传统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以豪放、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山水、咏物、抒怀等多种题材。

创作背景:

《失调名》创作于重阳节前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节日的重视与庆祝活动的热情。茱萸作为节日的象征,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传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诗中的“茱萸”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人在描绘插茱萸的动作时,表达了对节日欢庆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诗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细嗅清香”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温馨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那种浓厚的亲情与友情。诗中虽无华丽的辞藻,但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的情感却让人倍感温暖,突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此外,诗中的意象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须把茱萸遍插:强调在重阳节这一天,应该到处插满茱萸,表达了对节日的重视。
  • 看满座细嗅清香:描绘了满座的朋友们轻轻闻着茱萸的香味,展现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遍插”和“细嗅”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茱萸作为主要意象,象征着团聚和温暖的节日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歌颂传统节日的美好,表达了对亲友团聚的期待与对生活细节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茱萸:象征传统与节日,代表了人们对健康与平安的祝愿。
  • 清香:代表了自然的美好与节日的气氛,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项是《失调名》中提到的植物? A. 梅花
    B. 茱萸
    C. 菊花
    D. 牡丹

  2. 诗中“细嗅清香”指的是什么? A. 闻花香
    B. 闻食物的香味
    C. 闻茱萸的香气
    D. 闻酒香

  3. 诗人黄庭坚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元代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同样表达了对节日和亲情的思念。
  • 《登高》(杜甫):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失调名》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前者更注重节日的传统与团聚,而后者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酒的寄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庭坚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解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失调名》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昔昔盐。恒敛千金笑 广陵城(一作孟迟诗) 杂曲歌辞。昔昔盐。蟠龙随镜隐 上令狐相公 下第后上李中丞 重阳 重阳日示舍弟(时在吴门) 华州座中献卢给事 送韦中丞 陪韦中丞宴扈都头花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白乌 母字旁的字 慢曲 庞统骥 连抵其隙 丶的字有哪些?带丶的汉字大全 跷脚 娟好静秀 烦言碎辞 玉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弋钓 樱的繁体字怎么写?樱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重字的笔顺怎么写?重字的笔画顺序详解 而字旁的字 违利赴名 烟的笔顺怎么写?烟的笔画顺序详解 心组字有哪些?带心的汉字大全_汉字偏旁学习 窒碍难行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