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4:04
重阳
作者:赵嘏 〔唐代〕
节逢重九海门外,
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
伴僧吟对菊花风。
在重阳节的时节,我在海门之外,
我的家在五湖之畔,烟水缥缈的东边。
我还要在秋天的山中寻找诗句,
与僧侣一起吟咏,面对菊花的清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重阳节又称“重阳”,源于《易经》的“九”有阳之意,象征着长寿与辟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通常会登高望远、赏菊花,是表达对健康长寿寄托的日子。
作者介绍: 赵嘏,字德昭,唐代诗人,主要以五言诗和七言诗见长。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常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处在海门外,表达了对家乡和自然的怀念,同时借重阳节的契机,抒发了对人生和诗歌的思考。
赵嘏的《重阳》是一首清新脱俗的诗作,既有对节日的庆祝,又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篇用“节逢重九”引入,迅速将读者带入重阳节的氛围中,节日的氛围和自然的景色交相辉映。接着,诗人提到“家在五湖烟水东”,在这句中,诗人以“烟水”形容五湖的朦胧之美,勾勒出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展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还向秋山觅诗句”,则是诗人的思维延伸,重阳节引发了对秋天的思考,诗人希望在秋山中找到灵感。这种寻求诗意的精神,恰恰体现了文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最后一句“伴僧吟对菊花风”则将诗人的思考与自然结合在一起,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既代表了节日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非常考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同时也传达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庆祝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在自然中寻求灵感的渴望。情感基调温馨而又深沉,透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又称为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诗中提到的家乡位于哪里?
A. 海边
B. 五湖
C. 山中
D. 城市
“伴僧吟对菊花风”中的“菊花”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长寿
C. 春天
D. 夏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