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3: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37:19
平津善牧豕,佽飞能斩蛟。
终藉一汲黯,淮南解兵交。
杨子有直气,未忍死草茅。
引之入汉朝,谁为续弦胶。
在平津地区,善于牧养猪群,
佽鸟飞翔能够斩杀龙蛟。
最终还是依靠一位黯然无名的人,
在淮南解散了兵戈与交战。
杨子有着刚正的气节,
却不忍心死于草茅之中。
把他引入汉朝,
又有谁来续写他的情感?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底吟者,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高远,擅长写景、抒怀,常蕴含哲理。黄庭坚与苏轼、王安石并称为“宋诗三大家”,其作品影响深远。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是黄庭坚应友人之邀,写给杨明叔的送别诗。此时正值社会变革之际,黄庭坚的诗中常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写平津的自然环境与历史人物,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遭遇的感悟。前两句以“平津”和“佽”开篇,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展现出对自然及其力量的赞美。中间提到汲黯,强调了个人才智的重要性。最后几句则转向对杨子的赞赏,表达一种对理想人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与思考。黄庭坚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杨子及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追慕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真理与正义的向往。
意象词汇:
黄庭坚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汲黯”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人物?
“草茅”在此诗中主要指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