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31
汪山复重兮朋友失,长处幽篁兮隔离天日。
鸟声无人兮我友来即,久矣不闻德人之言兮,为余发药。
嘉若人兮甚好修,兰薰而时发兮,水删德而用柔。
有璞连城,方谟匠兮,忍其与斗筲议之。
螫吾手而不砭兮,举百体而弃之。
为民父母兮,灼子之肤,何能忍。
顾白日临辰兮,臣何爱不与俱来。
古之人偿责言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虹气贯斗牛兮,岂用俗人之町畦。
予爱兰而莫与予佩兮,曰斯其不情。
帝关九牡兮,照下土孔明。
予将观东海兮,蛙说予以坎井。
盍尝视吾宝兮,兹有重於岑鼎。
予欲金玉汝兮,汝既金玉。
揭日月以适四方兮,殆而按剑以为戮。
雁以不鸣烹,木以材而斲。
天下皆羿兮,矢来无乡,惟应以无名之朴。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31
汪山复重兮朋友失,长处幽篁兮隔离天日。
鸟声无人兮我友来即,久矣不闻德人之言兮,为余发药。
嘉若人兮甚好修,兰薰而时发兮,水删德而用柔。
有璞连城,方谟匠兮,忍其与斗筲议之。
螫吾手而不砭兮,举百体而弃之。
为民父母兮,灼子之肤,何能忍。
顾白日临辰兮,臣何爱不与俱来。
古之人偿责言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虹气贯斗牛兮,岂用俗人之町畦。
予爱兰而莫与予佩兮,曰斯其不情。
帝关九牡兮,照下土孔明。
予将观东海兮,蛙说予以坎井。
盍尝视吾宝兮,兹有重於岑鼎。
予欲金玉汝兮,汝既金玉。
揭日月以适四方兮,殆而按剑以为戮。
雁以不鸣烹,木以材而斲。
天下皆羿兮,矢来无乡,惟应以无名之朴。
我在重重的山峦中失去了朋友,长时间住在幽静的竹林中,与世隔绝。
鸟鸣无伴,我的朋友来时,我已久未听到仁德之人的教诲,仿佛是药剂为我解毒。
若是好人,修养极佳,兰花散发着香气,水流温和而柔软。
有如美玉相连,方形的工匠,怎能与卑微之人争论。
即使被刺痛也不觉难忍,宁愿抛弃所有的肉身。
为民如父母,灼烧孩子的肌肤,怎能忍受。
看那白日升起,我何以不愿与你共享。
古人言出必行,虽死九次也不后悔。
彩虹贯穿斗牛,岂能用平常人的小道。
我爱兰花却无人共佩,便说这是不情之事。
帝关九牡,照亮大地如孔明。
我将去观东海,蛙告诉我井的深浅。
为何不看看我的宝物,重于岑鼎。
我想把金玉赠与你,你已经是金玉。
将日月抬起,适应四方,危险时我按剑准备战斗。
雁若不鸣便烹饪,木材用来削伐。
天下皆羿,箭矢无乡,唯应以无名之朴为尊。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诗风豪放,注重情感表达,擅长用典。
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时值社会动荡,朋友离散。他通过诗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对德行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此诗在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得情感更加深厚。诗中反复提到的“朋友”、“德人”,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和道德的重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的结合,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中对金玉的渴望象征着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表达了对价值观的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德行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中提到的“幽篁”指的是什么?
“金玉”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可以将黄庭坚的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美好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