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5:4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5:44:55
送刘季展从军雁门二首
黄庭坚
刘郎才力耐百战,
苍鹰下韝秋未晚。
千里荷戈防犬羊,
十年读书厌藜苋。
试寻北产汗血驹,
莫杀南飞寄书雁。
人生有禄亲白头,
可能一日无甘馔。
全诗翻译:
刘郎(刘季展)有着能耐百战的才华与力量,
苍鹰在秋天的晚霞中俯冲而下。
千里之外,他手持长矛防御犬羊的侵扰,
经过十年的读书,已厌倦了藜苋的清淡。
试着去寻找北方出产的汗血宝马,
不要杀死那些南飞的寄书雁。
人生若能有荣耀,白发时亲人相伴,
难道能有一天不享受甘美的食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杰出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受苏轼影响,崇尚豪放,笔力遒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送别朋友刘季展从军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体现出士人的豪情与对国家的忠诚。
黄庭坚的《送刘季展从军雁门二首》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刘季展的壮志和气概,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透出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开篇即以“刘郎才力耐百战”引入,展现出刘季展的英勇与才华,紧接着以“苍鹰下韝秋未晚”,描绘出宏伟的战斗场景,襟怀壮志的同时暗含对秋天的感慨。
诗中“千里荷戈防犬羊”,不仅表面上写出战士的责任与担当,还隐喻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十年读书厌藜苋”则流露出对清淡生活的厌倦,表现出士人对追求荣耀的渴望。
下半部分通过“试寻北产汗血驹”,展现了对名马的追求,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杀南飞寄书雁”则传达了思念之情,显示出战士心中的柔情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在豪迈中夹杂着感伤,在豪情壮志中透出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苍鹰”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勇气 C. 财富
“十年读书厌藜苋”中“藜苋”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蔬菜 C. 一种药材
诗中提到的“汗血驹”主要象征什么?
A. 平淡生活 B. 名贵和荣耀 C.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以豪情壮志为主题,但黄庭坚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对友的祝福,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历史的宏观视角。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