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40
独客二首
作者:董嗣杲 〔宋代〕
独客梦中过,千愁醉里生。
秋酲谁可解,晚卧自难成。
破屋无人气,幽泉有雨声。
南窗多不掩,想像竹房清。
全诗翻译:
我在梦中独自漂泊,心中积蓄了无尽的愁苦;醉酒之后,愁绪愈加加深。秋天的酒意,谁能解开我的心结?傍晚时分,躺下却难以入眠。那破旧的屋子里没有人气,静谧的泉水传来雨声。南窗没有遮掩,想象中竹屋的清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幽泉”可以引申为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反映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元,号天舒,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孤独和淡泊著称。
创作背景
《独客二首》创作于诗人独自旅行或隐居的时期,表达了他在孤独和思乡情绪中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独客二首》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内心感受,充满了对于孤独的深刻思考。开篇的“独客梦中过”,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以梦境为引子,再通过“千愁醉里生”展现了他内心的愁苦,醉酒后的迷茫让人更为感伤。在秋天这个象征着萧瑟与孤寂的季节,诗人的愁苦似乎愈加浓重,而“秋酲谁可解”更是道出了他无处倾诉的失落感。
诗中描绘的环境同样充满了孤独感,“破屋无人气,幽泉有雨声”,破旧的屋子让人感到凄凉,而幽静的泉水声则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慰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窗不掩的意象,既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于清幽生活的渴望,尤其是“想像竹房清”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动人,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向往,是一首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独与思乡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在独自旅行中的感受,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独客二首》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孤独与思乡
C. 喜乐
D. 战争
诗中“秋酲”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酩酊醉意
B. 秋天的丰收
C. 秋天的悲伤
D. 秋天的欢庆
诗人想象中的“竹房”象征什么?
A. 贫困
B. 理想的清幽生活
C. 战争的悲惨
D. 繁华的都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独客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