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55:58
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
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裁诗。
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
方丈轩槛供毗尼,老僧喜气扬须眉。
浮屠名纪主簿题,偶拈椽笔书年时。
秋棱初劲树叶飞,蜀锦糁缀斜阳枝。
文殊阁上爇香迟,天灯荧煌放者谁,暗中拾取怀袖携。
一灯一叶光陆离,千古此奇不可知。
独此阑干纳此奇,月落泉响松籁迷。
畏寒趺坐身如痴,觉禅论健能祛疑。
伤今悼古涕交颐,自矜夙抱山水资。
曾为浯溪强住持,浯溪溪上波渺瀰。
波涛冲撞天宝碑,寺门废圮日就衰。
急拾断碣分龟支,二水分景犹纷披。
浮踪又向庐山羁,残骸未散挈钵栖。
所至殊忍吊迹遗,浯溪谁究稔祸妃。
有唐立见宗社危,陵庙弃掷奔峨嵋。
最苦杜陵嗟流移,元郎颂公雅可裨。
大书纪勒中兴辞,读之愤悱生栖悲。
平生未采湘江蓠,闻此幽妍空心期。
觉翁泥古多发挥,逆知流辈莫我追。
回思太史过浯溪,曾有野僧相追随。
傥如觉翁能投机,太史肯以庸目之。
夜寒灯花糁台欹,无酒可涤吟肠饥。
推窗下望夕烽微,东西天地犹旌旗。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55:58
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
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裁诗。
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
方丈轩槛供毗尼,老僧喜气扬须眉。
浮屠名纪主簿题,偶拈椽笔书年时。
秋棱初劲树叶飞,蜀锦糁缀斜阳枝。
文殊阁上爇香迟,天灯荧煌放者谁,
暗中拾取怀袖携。一灯一叶光陆离,
千古此奇不可知。独此阑干纳此奇,
月落泉响松籁迷。畏寒趺坐身如痴,
觉禅论健能祛疑。伤今悼古涕交颐,
自矜夙抱山水资。曾为浯溪强住持,
浯溪溪上波渺瀰。波涛冲撞天宝碑,
寺门废圮日就衰。急拾断碣分龟支,
二水分景犹纷披。浮踪又向庐山羁,
残骸未散挈钵栖。所至殊忍吊迹遗,
浯溪谁究稔祸妃。有唐立见宗社危,
陵庙弃掷奔峨嵋。最苦杜陵嗟流移,
元郎颂公雅可裨。大书纪勒中兴辞,
读之愤悱生栖悲。平生未采湘江蓠,
闻此幽妍空心期。觉翁泥古多发挥,
逆知流辈莫我追。回思太史过浯溪,
曾有野僧相追随。傥如觉翁能投机,
太史肯以庸目之。夜寒灯花糁台欹,
无酒可涤吟肠饥。推窗下望夕烽微,
东西天地犹旌旗。
我乘着空中的云彩来到天池,远望江山秋色茫茫,似乎没有尽头。
在小溪边走过栈道,借着拐杖,感受光景,写下诗句。
寺庙巍峨,门前微风轻拂,钟声在风中响起。
僧人的方丈高台上供奉着佛像,老僧喜悦地扬起眉毛。
浮屠的名字被主簿题写,我偶然拈起笔,记录下这一年。
秋风阵阵,树叶飞舞,蜀锦装点着斜阳下的树枝。
文殊阁上焚香的时间稍显迟缓,天灯闪烁,放着的是谁呢,
在暗处拾取,怀中携带。一灯一叶,光影交错,
千古奇妙之事,难以知晓。独自倚靠栏杆,纳入此奇,
月落泉响,松涛迷人。畏寒而坐,心如痴狂,
觉禅的论说能消除疑虑。伤感今朝,悼念古人,泪水交融,
自夸早年对山水的情怀。曾经是浯溪的住持,
浯溪上水波渺渺。波涛拍打着天宝碑,
寺门废弃,日渐衰败。急于拾起断碑,分开龟石,
二水映景,依然纷纷扬扬。浮云再次向庐山漂泊,
残骸未散,挈钵栖息。每到之处,难忍吊唁遗迹,
浯溪谁能解其祸福。唐朝时,宗社危机显现,
陵墓被抛弃,奔向峨眉山。最苦的是杜陵,叹息流年,
元郎的颂词可以补救。大书纪文,刻下中兴之辞,
读之愤懑,心中悲伤。平生未曾采摘湘江的水草,
听闻此幽静之美,心中空怀期盼。觉翁多有古意,
逆流而上,后辈无人追随。回想太史曾经经过浯溪,
曾有野僧相随。若觉翁能有共鸣,
太史或许会以平常的眼光对待。夜寒灯花摇曳,台子倾斜,
无酒可解心头之饥。推窗向下望去,夕阳微微,
东西天地仍然如旌旗飘扬。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对浯溪山水的游览时,感怀历史与人事,寄托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山水的优美画卷,诗人在天池寺与主僧觉翁共坐,畅谈浯溪的景致,透过优美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空云”“秋渺”“波涛”等,构建出一种恬静而深沉的氛围。诗人对浯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历史的反思。整首诗风格典雅,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通过对枯荣、兴衰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突显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沉思,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山水的由衷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池”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觉翁”是指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