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

时间: 2025-04-28 07:55:58

诗句

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

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裁诗。

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

方丈轩槛供毗尼,老僧喜气扬须眉。

浮屠名纪主簿题,偶拈椽笔书年时。

秋棱初劲树叶飞,蜀锦糁缀斜阳枝。

文殊阁上爇香迟,天灯荧煌放者谁,暗中拾取怀袖携。

一灯一叶光陆离,千古此奇不可知。

独此阑干纳此奇,月落泉响松籁迷。

畏寒趺坐身如痴,觉禅论健能祛疑。

伤今悼古涕交颐,自矜夙抱山水资。

曾为浯溪强住持,浯溪溪上波渺瀰。

波涛冲撞天宝碑,寺门废圮日就衰。

急拾断碣分龟支,二水分景犹纷披。

浮踪又向庐山羁,残骸未散挈钵栖。

所至殊忍吊迹遗,浯溪谁究稔祸妃。

有唐立见宗社危,陵庙弃掷奔峨嵋。

最苦杜陵嗟流移,元郎颂公雅可裨。

大书纪勒中兴辞,读之愤悱生栖悲。

平生未采湘江蓠,闻此幽妍空心期。

觉翁泥古多发挥,逆知流辈莫我追。

回思太史过浯溪,曾有野僧相追随。

傥如觉翁能投机,太史肯以庸目之。

夜寒灯花糁台欹,无酒可涤吟肠饥。

推窗下望夕烽微,东西天地犹旌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55:58

原文展示

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
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裁诗。
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
方丈轩槛供毗尼,老僧喜气扬须眉。
浮屠名纪主簿题,偶拈椽笔书年时。
秋棱初劲树叶飞,蜀锦糁缀斜阳枝。
文殊阁上爇香迟,天灯荧煌放者谁,
暗中拾取怀袖携。一灯一叶光陆离,
千古此奇不可知。独此阑干纳此奇,
月落泉响松籁迷。畏寒趺坐身如痴,
觉禅论健能祛疑。伤今悼古涕交颐,
自矜夙抱山水资。曾为浯溪强住持,
浯溪溪上波渺瀰。波涛冲撞天宝碑,
寺门废圮日就衰。急拾断碣分龟支,
二水分景犹纷披。浮踪又向庐山羁,
残骸未散挈钵栖。所至殊忍吊迹遗,
浯溪谁究稔祸妃。有唐立见宗社危,
陵庙弃掷奔峨嵋。最苦杜陵嗟流移,
元郎颂公雅可裨。大书纪勒中兴辞,
读之愤悱生栖悲。平生未采湘江蓠,
闻此幽妍空心期。觉翁泥古多发挥,
逆知流辈莫我追。回思太史过浯溪,
曾有野僧相追随。傥如觉翁能投机,
太史肯以庸目之。夜寒灯花糁台欹,
无酒可涤吟肠饥。推窗下望夕烽微,
东西天地犹旌旗。

白话文翻译

我乘着空中的云彩来到天池,远望江山秋色茫茫,似乎没有尽头。
在小溪边走过栈道,借着拐杖,感受光景,写下诗句。
寺庙巍峨,门前微风轻拂,钟声在风中响起。
僧人的方丈高台上供奉着佛像,老僧喜悦地扬起眉毛。
浮屠的名字被主簿题写,我偶然拈起笔,记录下这一年。
秋风阵阵,树叶飞舞,蜀锦装点着斜阳下的树枝。
文殊阁上焚香的时间稍显迟缓,天灯闪烁,放着的是谁呢,
在暗处拾取,怀中携带。一灯一叶,光影交错,
千古奇妙之事,难以知晓。独自倚靠栏杆,纳入此奇,
月落泉响,松涛迷人。畏寒而坐,心如痴狂,
觉禅的论说能消除疑虑。伤感今朝,悼念古人,泪水交融,
自夸早年对山水的情怀。曾经是浯溪的住持,
浯溪上水波渺渺。波涛拍打着天宝碑,
寺门废弃,日渐衰败。急于拾起断碑,分开龟石,
二水映景,依然纷纷扬扬。浮云再次向庐山漂泊,
残骸未散,挈钵栖息。每到之处,难忍吊唁遗迹,
浯溪谁能解其祸福。唐朝时,宗社危机显现,
陵墓被抛弃,奔向峨眉山。最苦的是杜陵,叹息流年,
元郎的颂词可以补救。大书纪文,刻下中兴之辞,
读之愤懑,心中悲伤。平生未曾采摘湘江的水草,
听闻此幽静之美,心中空怀期盼。觉翁多有古意,
逆流而上,后辈无人追随。回想太史曾经经过浯溪,
曾有野僧相随。若觉翁能有共鸣,
太史或许会以平常的眼光对待。夜寒灯花摇曳,台子倾斜,
无酒可解心头之饥。推窗向下望去,夕阳微微,
东西天地仍然如旌旗飘扬。

注释

  1. 天池:指位于山中的湖泊,象征着高远。
  2. 杖藜:指用来拄的拐杖,通常由藜草制成。
  3. 方丈:佛寺的住持或僧侣的住所。
  4. 毗尼:佛教教义,指关于戒律的经典。
  5. 浮屠:指佛塔或佛教寺庙,象征佛教的圣地。
  6. 文殊阁:供奉文殊菩萨的阁楼,象征智慧。
  7. 天灯:象征着希望和光明。
  8. 湘江蓠:湘江的野生植物,象征着自然之美。

典故解析

  • 波涛冲撞天宝碑:提及唐代的名碑,象征历史的沉浮。
  • 杜陵:指杜甫的故乡,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 元郎:指元稹,代表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对浯溪山水的游览时,感怀历史与人事,寄托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山水的优美画卷,诗人在天池寺与主僧觉翁共坐,畅谈浯溪的景致,透过优美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空云”“秋渺”“波涛”等,构建出一种恬静而深沉的氛围。诗人对浯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历史的反思。整首诗风格典雅,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通过对枯荣、兴衰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突显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云驾我登天池”:诗人乘着云彩,象征着超凡脱俗,来到天池,暗示对自然的向往。
  • “江山秋渺无津涯”:描绘秋天的江山景色,远而无尽,表现出一种孤寂。
  • “涉溪蓦栈借杖藜”:在溪边走路,借助拐杖,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依赖。
  • “光景体认裁诗”:通过自然的光景来感悟诗意,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默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落泉响松籁迷”,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意境。
  • 对仗:如“东西天地犹旌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沉思,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山水的由衷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池:象征着高远与神秘。
  • 波涛:代表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 松籁:象征着清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池”象征什么?

    • A. 高远
    • B. 低洼
    • C. 浑浊
    • D. 纷扰
  2. 诗中提到的“觉翁”是指谁?

    • A. 诗人自己
    • B. 住持僧人
    • C. 历史人物
    • D. 自然之灵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董嗣杲与王维的山水诗风格,董嗣杲更注重历史与人文情怀,而王维则偏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思考。两者皆体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但在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陵 成都 凤鸾双舞 越州歌二十首 清明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 蓝田 寰州道中 巴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整装待发 靣字旁的字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鄂渚 瓜字旁的字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一龟一鹤 执牛耳 靑字旁的字 隆崇 包含烦的词语有哪些 改往修来 包含机的词语有哪些 走杀金刚坐杀佛 驿厅 私有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