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10
日落大江浒,苦无多人烟。
风湍鸣耳根,饥雁声相联。
雪止月未上,境界太古前。
天低平接水,水远遥粘天。
横峰港头栖,客子心胆悬。
四面渺不极,缆树对我船。
万虑集双鬓,顾影空自怜。
哀哉行役苦,收拾归短篇。
日落时分,大江的水面波光粼粼,四周却没有几个人烟。
风声和水流声在耳边响起,饥饿的雁鸣声与我相连。
雪已经停了,月亮还没有升起,眼前的景象仿佛回到了古老的时代。
天际低沉,与水面平齐;水面远处,似乎与天空融为一体。
我在横峰港的岸边栖息,心中充满了忧虑与不安。
四周的景色渺茫无际,岸边的缆绳与树木映衬着我的船。
万千烦恼交织在我的双鬓之间,回头望去,唯有孤影自怜。
唉,行路的苦楚真是令人心痛,想着回家的短篇故事。
董嗣杲,字子懋,号鸥洲,宋代诗人,以豪放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该诗创作于一个孤独的旅途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及内心的孤寂与忧愁。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及自然景观密切相关。
《横峰港》是一首充满孤独感和历史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日落时分的江边景象,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江水在夕阳下闪烁,却没有人烟,这种空旷感让人倍感压抑。接着,风声、雁鸣相继而来,仿佛在提醒诗人他身处的孤独环境。接下来的描写,雪停月未升,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天低平接水,水远遥粘天”,此句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自然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横峰港的栖息,意味着他在这片空旷中无处寄托自己的心情,而“客子心胆悬”则进一步突显了他的惶恐与不安。最后,诗人以“万虑集双鬓”总结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行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最终以“收拾归短篇”结束,似乎在暗示着对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会,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行旅生活中的苦楚与无奈。
诗人用什么形象来表达孤独感?
A. 雁声
B. 雪花
C. 夕阳
D. 水面
诗中“万虑集双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烦恼
C. 兴奋
D. 安宁
下列哪个意象不是诗中提到的?
A. 江边
B. 明月
C. 树木
D. 沙滩
答案: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董嗣杲的《横峰港》更注重内心的孤独感和旅途的艰辛,而王维则通过鸟鸣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自然描写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