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8:37
生憎杨柳性柔邪。才见东风舞未涯。土长根生何太易,豫章七岁始萌芽。
我对杨柳的柔弱性格十分厌恶。刚刚看到东风吹拂,柳枝便随风摇曳,似乎没有尽头。生长在泥土中的根系何以如此容易发芽?我在豫章(即今江西)七岁时才开始见到它的萌芽。
“豫章”指的是江西省的历史名称,这里提到七岁时的经历,表明诗人对自然生长的思考和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反思。
沈炼,明代诗人,字仲华,号澹庐,晚号白云山人。沈炼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借助对杨柳的描写,表达对生命脆弱和成长不易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以“杨柳”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开篇“生憎杨柳性柔邪”,诗人直接表明了自己对杨柳柔弱的厌恶,这种情感不仅是对植物特性的评价,更是一种对生活中脆弱与不稳定的反思。接下来的“才见东风舞未涯”,描绘了春风吹拂下的柳树,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而这一活力却让诗人感到无奈,似乎在无尽的舞动中,生命的脆弱与不确定性更加显现。最后两句则指出土壤的生长之易与自己七岁时的萌芽形成对比,暗示着成长的艰辛与生命的复杂。整首诗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感悟,展现出一种对生命与自然深刻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与情感的交织。
整首诗通过对杨柳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脆弱性与成长的不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生憎”是什么意思?
诗人提到“豫章”是指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了诗人几岁时才开始萌芽?
比较沈炼的《杨柳枝词四首》与王维的《相思》,两者均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情感,沈炼更侧重于生命的脆弱,而王维则侧重于思念的主题,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