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游教授韵呈草堂老师》

时间: 2025-04-27 09:37:46

诗句

北郁之南瞻部洲,纵观谁是老人流。

大千一网平收了,坐看儿童乱下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7:46

原文展示:

北郁之南瞻部洲,纵观谁是老人流。
大千一网平收了,坐看儿童乱下钩。

白话文翻译:

在北郁山南侧的瞻部洲,纵观四周,谁是老一辈的渔夫呢?
在广阔的大千世界中,一张渔网已经平整地收起,只等着看那些孩子们胡乱下钩钓鱼。

注释:

  • 北郁:指北郁山,地名。
  • 瞻部洲:古地名,位于南方,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点。
  • 老人流:指年长的渔夫或老一辈的渔民。
  • 大千:指广阔的世界。
  • 一网平收:形容渔网已经收起。
  • 儿童乱下钩:形容孩子们随意地钓鱼。

典故解析:

  • “一网平收”:可引申为对世界的全面把握,亦可理解为对事物的总结和归纳。
  • “坐看儿童”:古诗中常用儿童象征纯真与无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慧空,宋代佛教高僧,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其诗词作品多表现其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览瞻部洲时,灵感源于周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类生活状态的观察。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北郁山南的瞻部洲,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渔村景象。开篇以“北郁之南”引出地点,给人以清晰的空间感。接着,诗人通过“纵观谁是老人流”来引发对老一辈渔夫的思考,似乎在问:传统的渔夫们在哪里?这不仅是对老一辈的回望,也是对传统技艺的深切怀念。

而“坐看儿童乱下钩”则为全诗注入了生动的画面感,儿童的无拘无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同时,这也对比了老一辈的沉稳与年轻一代的活泼,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更替。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一丝活泼,既有对传统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郁之南瞻部洲:指明地点,北郁山南侧的瞻部洲,给人以地理上的定位。
  2. 纵观谁是老人流:诗人抒发对老渔夫的怀念,暗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3. 大千一网平收了:表达对世界的全面观察,象征着对生活的总结。
  4. 坐看儿童乱下钩:展现儿童的天真活泼,反映出生命的活力和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渔网,寓意人生的复杂与收获。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儿童与老人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不同的生活状态与时代背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对传统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展望,展示出一种哲理的思考与人生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人流:象征着传统与智慧。
  • 儿童:代表着纯真与未来。
  • 渔网:象征生活的复杂与收获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名是哪个?

    • A. 北郁山
    • B. 瞻部洲
    • C. 南瞻洲
    • D. 东南海
  2. “坐看儿童乱下钩”中,儿童象征什么?

    • A. 传统
    • B. 纯真与未来
    • C. 老年人
    • D. 渔夫
  3. 诗中“老人流”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老一辈的渔夫
    • C. 孩子们
    • D. 诗人自己

答案:

  1. B. 瞻部洲
  2. B. 纯真与未来
  3. B. 老一辈的渔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此诗在意象的使用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 《登鹳雀楼》与此诗同样运用远望的视角,展现人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廖贞女卷 暮春舟中 宜曛洞 船厂阻雨 韬钤深处 晓征 春郊行 督兵过潮州渡 客馆 过文登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樵女 牛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跅幪不羁 沽名卖直 言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渊谋远略 艰食鲜食 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下访 衣字旁的字 连脚 罗之一目 日干夕惕 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祅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