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27
背云冲石出深山,
浅碧泠泠一带寒。
不独有声流出此,
会归沧海助波澜。
这首诗描绘的是深山中的水流,水从云雾缭绕的石头间奔涌而出,流淌在清冷的、浅碧色的河流中,看上去显得格外寒冷。这条河流并不仅仅是在这里发出声音,它最终会汇入大海,助长海浪的涌动。
作者介绍:周濆,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时期,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山下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山间的水流,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首句“背云冲石出深山”,通过“冲石”的意象展示了水流的力量,读来让人感受到山间水的奔腾与活力,仿佛能听到那激烈的水声。第二句“浅碧泠泠一带寒”则转向描绘水流的色泽和声音,清澈的水流在阳光下泛着碧色,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诗人运用“泠泠”一词,生动地传达出水流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自然氛围。
下两句“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则将这条小河的命运与大海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水流的归宿与壮阔。通过对比,小河的涓涓细流与大海的波澜壮阔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暗示着小事物的存在也与宏大的世界息息相关。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恰当的修辞手法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周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泠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声音,“背云”与“冲石”的对仗使句子更具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山下水》的作者是?
诗中“泠泠”一词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沧海”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