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墨竹》

时间: 2025-05-07 12:12:59

诗句

乱石层厓捲暮湍,秋风吹老碧琅玕。

苍苍月色萧萧籁,并作空堂一夜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12:59

原文展示:

墨竹 李东阳 〔明代〕 乱石层厓捲暮湍,秋风吹老碧琅玕。苍苍月色萧萧籁,并作空堂一夜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乱石堆积的层层山崖间,暮色中的急流翻卷,秋风将青翠的竹子吹得老去。苍茫的月光和萧瑟的风声,共同营造出空旷厅堂中的一夜寒意。

注释:

  • 层厓:层层叠叠的山崖。
  • 暮湍:傍晚时分的急流。
  • 碧琅玕:青翠的竹子。琅玕,美玉,此处比喻竹子。
  • 苍苍:深沉、苍茫的样子。
  • 萧萧籁:萧瑟的风声。籁,指自然界的声音。
  • 空堂:空旷的厅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子阳,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静谧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意。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晚年,当时他可能身处官场或个人生活中的孤独与冷清,通过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乱石层厓”、“秋风”、“碧琅玕”、“苍苍月色”和“萧萧籁”等意象,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凄凉的画面。诗中的“捲暮湍”和“吹老碧琅玕”描绘了自然力量的无情,而“苍苍月色萧萧籁”则加深了夜的寂静和寒意。最后一句“并作空堂一夜寒”将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寂感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寂的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石层厓捲暮湍”:描绘了山崖间乱石堆积,暮色中急流翻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
  2. “秋风吹老碧琅玕”:秋风将青翠的竹子吹得老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3. “苍苍月色萧萧籁”:苍茫的月光和萧瑟的风声,共同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凄凉的氛围。
  4. “并作空堂一夜寒”:将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寂感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寂的深刻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碧琅玕”比喻青翠的竹子,形象生动。
  • 拟人:“秋风吹老”赋予秋风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意。
  • 对仗:“苍苍月色萧萧籁”中“苍苍”与“萧萧”形成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寂的深刻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乱石层厓:象征着动荡和不安。
  • 秋风: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 碧琅玕:象征着青春和生命力。
  • 苍苍月色:象征着深沉和凄凉。
  • 萧萧籁:象征着寂静和寒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碧琅玕”指的是什么? A. 美玉 B. 竹子 C. 石头 D. 风
  2. 诗中哪个词描绘了秋风的特性? A. 苍苍 B. 萧萧 C. 捲 D. 吹老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寂 C. 温暖 D. 兴奋 答案: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李东阳的其他诗作,如《秋夜》、《夜泊牛渚怀古》等,这些作品同样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秋兴八首》进行对比,两者都以秋夜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李东阳的诗则更多表达了个人的孤寂与寒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李东阳诗集》、《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衮绣堂前 沁园春七首 其一 沁园春 其一 哭云期用高青丘韵 沁园春 梅花道人题骷髅图澹归嗤其鄙陋为别作七首乃词异而所见亦不相远反其意作四阕正之 其一 沁园春 沁园春(寿何逢原北堂) 沁园春三首 其一 沁园春 忆春草轩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上贰 尤讳 泛驾之马 手历 街谈巷议 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肆意为虐 举贤任能 黽字旁的字 劣倦罢极 茶饭无心 将门无犬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