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司农笏》

时间: 2025-05-17 11:15:28

诗句

司农手中无寸铁,夺笏击贼贼脑裂。

贼未死气虽已折,奉天天子双泪横。

十年弃卿真负卿,臣身区区劳记忆。

平原太守曾未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1:15:28

原文展示:

司农手中无寸铁,夺笏击贼贼脑裂。贼未死气虽已折,奉天天子双泪横。十年弃卿真负卿,臣身区区劳记忆。平原太守曾未识。

白话文翻译:

司农手中没有武器,夺过笏板击打贼人,贼人的脑袋破裂。贼人虽未死,但气势已衰,天子泪流满面。十年间抛弃了你,真是辜负了你,我这微不足道的臣子只能劳心记忆。平原太守曾经不认识你。

注释:

  • 司农:古代官职名,掌管国家财政。
  • 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板子,用以记事。
  • 奉天:指皇帝。
  • 平原太守: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较大。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忧虑和对忠臣的同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特定政治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忠臣被弃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司农夺笏击贼的激烈场面,展现了忠臣的英勇和无奈。诗中“十年弃卿真负卿”一句,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忠臣被弃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和情感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时局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司农手中无寸铁”:司农手中没有武器,突出了忠臣的无助。
  2. “夺笏击贼贼脑裂”:夺过笏板击打贼人,展现了忠臣的英勇。
  3. “贼未死气虽已折”:贼人虽未死,但气势已衰,暗示了忠臣的无奈。
  4. “奉天天子双泪横”:天子泪流满面,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5. “十年弃卿真负卿”:十年间抛弃了你,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忠臣被弃的同情。
  6. “臣身区区劳记忆”:我这微不足道的臣子只能劳心记忆,表达了作者的自责和无奈。
  7. “平原太守曾未识”:平原太守曾经不认识你,暗示了忠臣的不被理解和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夺笏击贼贼脑裂”中的“笏”比喻为武器,突出了忠臣的英勇。
  • 拟人:“奉天天子双泪横”中的“双泪横”拟人化了天子,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司农夺笏击贼的激烈场面,展现了忠臣的英勇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忠臣被弃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笏”、“贼脑裂”、“双泪横”等,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和情感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时局的深刻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司农手中无寸铁”中的“司农”是指什么? A. 古代官职名 B. 古代武器名 C. 古代地名 答案:A

  2. 诗中“夺笏击贼贼脑裂”中的“笏”是指什么? A. 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板子 B. 古代武器名 C. 古代地名 答案:A

  3. 诗中“奉天天子双泪横”中的“奉天”是指什么? A. 古代地名 B. 指皇帝 C. 古代官职名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无奈。
  • 《滕王阁序》王勃: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臣的同情。

诗词对比:

  • 《出塞》王昌龄与《司农笏》李东阳:两者都展现了忠臣的英勇和无奈,但《出塞》更多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无奈,而《司农笏》更多展现了忠臣被弃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
  • 《李东阳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南溪山 还珠洞 题西山 水调歌头·风月无尽藏 水调歌头(临桂水月洞) 通山县寄朱元晦 题袁右丞滋像 题乐天居士诗集后时谪居庐山 和姜梅山见寄 次韵奉答诸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咳喘 出凡入胜 止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附饰 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高才绝学 露水夫妻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里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掠人之美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刀笔贾竖 随圆就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