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4: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4:36:25
四座且勿喧,听我歌吴趋。
吴趋当年称乐土,轻徭薄赋无逋租。
自从浙东钱武肃,窃据东南才一幅。
政繁国小经费多,十有四州仍未足。
翻然更作科民计,一亩平收数亩税。
当时三老背生蛆,辛苦农夫力疲弊。
况值前明定鼎初,淮张赫赫虎负嵎。
防风后至罪有在,田夫野老真何辜。
谁言新国遭轻典,倍蓰输将那容免。
即今故国久沧桑,户曹犹自凭方版。
我歌吴趋歌正长,早禾粒粒输神仓。
但得官清无杂耗,驱牛力向田间道。
大家别吵,让我来唱首歌,歌唱吴趋。吴趋曾经是个乐土,轻徭薄赋没有逋租。自从浙东的钱武肃窃取了东南,才使得这幅画面变得如此。政务繁杂而国小,花费很多,四州的土地仍然不够。突然又开始征收赋税,一亩地只收数亩的税。当时的三老身上都生了蛆,辛苦的农民们力量耗尽。更何况在明初鼎盛时期,淮、张二人赫赫有名。防风之后的罪过在于谁,田间的老人们真是无辜。谁说新国家遭遇轻典,税收加倍,哪能逃避。如今故国经历了许多沧桑,户曹仍然依赖方版。我歌唱吴趋的歌声悠长,早稻颗颗都送入神仓。只要官员清廉没有杂费,驱牛的力量就能回到田间。
顾我锜,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常常反映对国家与民生的关心。其诗风质朴,关注现实,表达对时政的思考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朝廷腐败和地方豪强横行的时期,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吴趋这一背景,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的不满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吴趋行》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诗作。诗人以轻松的口吻,借歌声引出对吴趋的赞美,随后转而批判当时的政治腐败与赋税重负。诗中对比了吴趋昔日的富饶与现在的困境,展现了当下农民的辛苦和无辜。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将当代的苦难与历史的辉煌进行对照,使读者在感受历史沧桑的同时,也对现实局势产生深思。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禾粒粒输神仓”,不仅描绘了丰收的场景,也隐含着农民辛勤劳作后的失落与无奈。诗人呼唤官员清廉,强调只有清明的政务才能带来富饶的生活,这种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现实的对立,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当时政治腐败的批判和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吴趋的赞美,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激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吴趋被称为什么地方?
A) 乐土
B) 荒地
C) 战场
诗中提到的导致农民疲弊的原因是什么?
A) 天灾
B) 政治腐败
C) 战争
诗人的希望是什么?
A) 政府清廉
B) 农民反抗
C) 战争结束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百姓疾苦与国家动荡,表达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