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0:50
废宅
周濆 〔唐代〕
牢落画堂空锁尘,
荒凉庭树暗消春。
豪家莫笑此中事,
曾见此中人笑人。
废弃的宅子,空荡荡的画堂上锁着厚厚的灰尘,
荒凉的庭院里,树木枯萎,春天的气息暗暗消失。
富贵人家不要嘲笑这里的事情,
曾经也看到这里的人在笑着嘲笑他人。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反映了古代豪门的冷漠与世俗的无情。诗中“豪家莫笑”一句,似乎在提醒那些身处富贵之中者,要懂得生活的无常,曾经的繁华也会有落寞的一天。
作者介绍:周濆,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与生活感受、社会现象相关,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写于唐代中期,社会上层的奢华与底层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描绘废宅的景象,反映了时光流逝、繁华背后的孤独与凋零。
这首诗通过对“废宅”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的开头以“牢落画堂空锁尘”来表现旧宅的荒废,给人一种深深的孤寂感。接着“荒凉庭树暗消春”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机的缺失,暗示着人们在追求物质繁华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内心世界的建设。
诗中提到的“豪家莫笑此中事”,似乎是在警醒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们,他们的财富并不能保证永恒的快乐,曾经的繁华终会褪去,留下的只有对过往的追忆。最后一句“曾见此中人笑人”则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曾经的笑声如今已成回忆,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透过废宅的意象,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富贵人家冷漠态度的批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废宅,反映了人情的冷暖与时间的无情,揭示了繁华背后潜藏的孤独与无奈,呼唤人们对生命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牢落”一词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人劝告豪家不要嘲笑的原因是什么?
“荒凉庭树暗消春”这句中“消春”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