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4:55
清凉台
作者: 顾我锜 〔清代〕
朝游石城山,日暮不肯回。
连峰西北倾,迤逦苍屏开。
扪崖历壑千万转,绝顶更上清凉台。
清凉台高不知数,千里山川莽回互。
岷江东去走滔滔,微茫似可投鞭渡。
凉飙玉露暑不侵,南唐遗构山之阴。
即今颓垣古础竟安在,但见野花纤草历乱愁人心。
君不见澄心堂净居室,冬无凄风夏无日。
一朝白甲摧如山,降王只办随身膝。
此地亭台何壮哉,钩栏屈戌俱蒿莱。
不须苦作雍门思,且尽一杯归去来。
清晨我游览石城山,直到日暮才不愿离去。
连绵的山峰向西北倾斜,苍翠的山屏延展开来。
攀崖越壑千回百转,登上绝顶的清凉台。
清凉台的高度无法计算,千里山川互相交错。
岷江向东奔流不息,似乎可以投鞭而渡。
凉风和露水不侵夏日的炎热,南唐遗留下的建筑在山阴。
如今那颓垣古础依旧存在,只见野花和细草纷乱愁人心。
你难道没有见过澄心堂那清净的居室,冬天没有凄风,夏天没有烈日。
一朝白头如山崩,降王的事情只成了随身的记忆。
这地方的亭台真壮丽,钩栏曲折在蒿草之间。
不必苦苦思念雍门,且尽一杯酒回去吧。
作者介绍:顾我锜,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游览山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清凉台》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诗。诗人在清晨游览石城山,直至日暮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在描写山水的同时,诗人也用“清凉台”象征内心的宁静和清澈。诗中描绘的连峰苍翠、岷江奔流,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向对人世无常的感慨,描述了南唐遗构的颓废和心中愁绪的野花,展现出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孤独。最后,诗人以对一个宁静居所的描绘,反映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从游山玩水到人生哲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展现了诗人在美好自然中思考人生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变幻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游览了哪座山?
诗中提到的江流是哪一条?
清凉台象征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对《清凉台》的全面分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