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6:2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6:22:10
遥夜浇愁赖麴生,灯前忽见卧长瓶。
比红有句狂犹在,染白无方老已成。
园径露萤黏湿草,塔檐风铎乱疏更。
悲秋要是骚人事,未必忘情胜有情。
在漫长的夜晚里,借着酒浇愁,靠着酒的滋养,灯下忽然看到一只静卧的长瓶。
与红酒相比,我的狂放之情仍在,而如今染上白发,已然无可奈何。
园中的小径上,露水中的萤火虫黏附在湿漉漉的草上,塔檐下的风铃随风摇曳,声音悠扬而杂乱。
如果悲秋是骚人的事情,未必忘情的心情会胜过那有情的思念。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致力于报国,诗作风格多样,既有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的乡土情感。他的作品中常以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夜酌》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宋朝国势衰弱,金朝侵扰,陆游心中常有忧国忧民之情。诗中通过夜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往昔狂放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无奈的感叹。
《夜酌》以其悠远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在夜晚静酌中思索人生的复杂情感。这首诗的开篇即以“遥夜浇愁赖麴生”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沉重的氛围,酒成为了抚慰心灵的良药。然而,尽管酒能浇愁,心中却依然难以释怀。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灯前忽见卧长瓶”展现了夜晚的静谧,长瓶似乎是他内心情感的象征,承载着他对过往的回忆与感伤。
在“比红有句狂犹在,染白无方老已成”中,诗人反思自己的年轻时光,虽然心中仍保留着年轻时的狂放,但却已年华老去,白发苍苍。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愈加增添了诗的悲凉气息。
后半部分,诗人以“园径露萤黏湿草”描绘了夜间的自然景象,露水和萤火虫的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略显忧伤的秋夜氛围。最后一句“悲秋要是骚人事,未必忘情胜有情”则在感叹秋天的萧瑟之余,隐含了对于情感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情感的细腻思考。
整首诗以夜酌为线索,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陆游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和过往的怀念,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悲秋之际对情感的细腻思考。诗人通过夜酌这一动作,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哲理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长瓶”是什么象征?
A. 酒
B. 回忆
C. 孤独
D. 以上皆是
“悲秋”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快乐
B. 悲伤与思念
C. 自然景象
D. 生活的无常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来表达对青春的怀念?
A. 描述自然
B. 酒的比喻
C. 对比老与年轻
D. 以上皆是
答案:
《夜酌》与《月夜忆舍弟》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