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和》

时间: 2025-08-13 15:04:53

诗句

过眼行年四十春,江梅千里系情频。

苔粘古干龙生甲,雪缀寒花玉飏尘。

水墨有时看画手,杖藜无地著吟身。

兴来不惜临风醉,晚节相怜定几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5:04:53

原文展示:

过眼行年四十春,江梅千里系情频。苔粘古干龙生甲,雪缀寒花玉飏尘。水墨有时看画手,杖藜无地著吟身。兴来不惜临风醉,晚节相怜定几人。

白话文翻译:

岁月在眼前匆匆流逝,已经四十个春天。江边的梅花盛开,千里之外让我频频挂念。青苔黏附在古老的树干上,像龙生的甲壳;雪花点缀着寒冷的花瓣,仿佛玉尘飞扬。偶尔在水墨画中欣赏画家的技艺,我手持拐杖,身心无处依附,吟唱着诗篇。兴致来了便不惜在风中醉酒,晚年的节操相互怜惜,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注释:

  • 过眼:形容时间飞逝,转瞬即逝。
  • 行年:年龄,流逝的岁月。
  • 江梅:指江边的梅花,象征着思乡和情感的寄托。
  • 苔粘:苔藓附着,表现出岁月的痕迹。
  • 古干:古老的树干,象征着经历的沧桑。
  • 龙生甲:比喻苔藓的坚韧和古老。
  • 雪缀寒花:雪花装饰寒冷的花朵,描绘出冬天的意境。
  • 玉飏尘:像玉一样轻盈的尘埃,表现出清雅的气质。
  • 杖藜:手持拐杖,象征着老年。
  • 临风醉:在风中陶醉,表现出洒脱的生活态度。
  • 晚节:晚年的节操,强调道德和情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敏政(约1560-1626),字宗愚,号少容,明代诗人,出生于福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花鸟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程敏政中年时,诗人在四十岁时面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过眼行年四十春”开篇,直接引入了时间的主题,诗人通过江梅、古干、寒花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索。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珍视。尤其是“兴来不惜临风醉,晚节相怜定几人”两句,既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对晚年孤独的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深厚的人生哲思,体现了程敏政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过眼行年四十春:感慨岁月飞逝,四十个春天一晃而过。
  2. 江梅千里系情频:江边的梅花使我思念之情频频涌起。
  3. 苔粘古干龙生甲:青苔附着在古老的树干上,像龙生的甲壳,描绘出岁月的沉淀。
  4. 雪缀寒花玉飏尘:雪花装点寒冷的花朵,轻盈如玉般的尘埃飞舞。
  5. 水墨有时看画手:偶尔欣赏水墨画,感叹画家的技艺。
  6. 杖藜无地著吟身:手持拐杖,游荡无处依附,吟诵诗篇。
  7. 兴来不惜临风醉:兴致来了就不惜在风中尽情醉酒。
  8. 晚节相怜定几人:晚年的节操能够彼此怜惜的人又有多少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生甲”比喻苔藓的坚韧。
  • 对仗:如“江梅千里”“雪缀寒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兴来不惜临风醉”,赋予了事物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晚年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青苔:象征岁月的痕迹与生命的坚韧。
  • :象征纯洁与冷淡。
  • 水墨:象征艺术的优雅与诗人的审美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过眼行年四十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感慨
    C. 忧伤
    答案:B

  2. “雪缀寒花玉飏尘”中的“缀”指的是: A. 装饰
    B. 散落
    C. 生长
    答案:A

  3. 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态度是: A. 悲观
    B. 洒脱
    C. 忧虑
    答案:B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全集》
  • 《古典诗歌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程敏政的《自和》。

相关查询

金缕曲·题王佑遐侍御前辈除夕祭词图 金缕曲 其五 金缕曲 白门怀旧 金缕曲 再叠前韵答友石先生 金缕曲·过长沙贾谊宅 金缕曲/贺新郎 金缕曲 金缕曲 金缕曲 其三 武陵余子澄嵩庆 金缕曲 题纬青遗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宝盖头的字 丝忽 囊橐累累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齒字旁的字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西景 虎头燕额 徊集 刀字旁的字 绦虫 光前耀后 鳥字旁的字 伾伾 鹵字旁的字 包含巫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