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葡萄》

时间: 2025-05-04 10:05:54

诗句

旧干疏曾讶,新条密更垂。

苑花深悄悄,风叶漫披披。

马乳秋同摘,龙须世岂知。

相传自西域,种杂至今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5:54

原文展示:

旧干疏曾讶,新条密更垂。
苑花深悄悄,风叶漫披披。
马乳秋同摘,龙须世岂知。
相传自西域,种杂至今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葡萄的生长景象。旧的葡萄藤干枯而稀疏,新的枝条却更加茂密地垂下。花园里的花静静地盛开,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摇曳。秋天的时候,人们一起采摘马乳葡萄,龙须草的样子世人却不太了解。传说这种葡萄是从西域传来的,至今关于其品种依然存在疑惑。

注释:

  • :指葡萄藤的主干。
  • 疏曾讶:形容主干稀疏,给人以惊讶之感。
  • 新条密更垂:新生的枝条更加繁茂,低垂得更低。
  • 苑花:指园中的花,形容花园。
  • 深悄悄:花开的景象安静而幽深。
  • 风叶漫披披:微风中,树叶随风摇曳,轻柔飘动。
  • 马乳:一种特产的葡萄,味美可口,类似于马乳味道。
  • 龙须:指一种草,可能是龙须草。
  • 世岂知:世人难以了解。
  • 西域:古代指代西方的地区,与今天的中亚相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西域”,古代通常指代丝绸之路经过的中亚地区,那里盛产多种异域植物和文化。葡萄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最早可能来自于这一地区。诗中提到的“马乳”指的是一种葡萄品种,表现了对葡萄的珍视和对其来源的探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梦阳,明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风格多变,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葡萄作为一种异域水果逐渐被引入和推广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葡萄的生长状况,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葡萄来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梦阳的《葡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葡萄的成长过程,诗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诗的开头以“旧干疏曾讶,新条密更垂”引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出葡萄藤的变化,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诗中“苑花深悄悄,风叶漫披披”的笔触,生动描绘了花园的宁静与秋日的气息,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进一步,诗人以“马乳秋同摘,龙须世岂知”将葡萄的美味和人们对其认知的无知结合在一起,暗含了对人类认知局限性的反思。最后一句“相传自西域,种杂至今疑”则引发了对葡萄来源的追溯,表现出人类对自然与历史的探讨与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关于葡萄的描写,更是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干疏曾讶:描述旧的葡萄藤干枯稀疏,给人以惊讶的感觉,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2. 新条密更垂:新生的枝条茂盛且低垂,表现出生命的力量与蓬勃。
  3. 苑花深悄悄:花园中的花开得静谧,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4. 风叶漫披披:微风中,树叶轻柔地摇曳,增加了自然的动感。
  5. 马乳秋同摘:秋天时采摘马乳葡萄,体现了人们与自然的互动。
  6. 龙须世岂知:龙须草的外观让世人难以理解,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思考。
  7. 相传自西域:指葡萄的起源,强调其异域情怀与珍贵性。
  8. 种杂至今疑:关于葡萄种类的混杂与来源至今仍有疑问,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与渴望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龙须”比喻葡萄藤的样子,生动形象。
  • 对仗:如“旧干疏曾讶,新条密更垂”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将花、叶赋予生命,使自然景观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葡萄的生长与采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同时,对葡萄来源的探讨也引发了对历史与文化的关注,表现出一种渴望了解与探索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旧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衰退。
  • 新条:代表着新的生命和希望。
  • 苑花:隐喻自然的美丽与静谧。
  • 马乳:象征着丰收与美味。
  • 龙须:代表着未知的神秘与自然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梦阳的《葡萄》主要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葡萄?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龙须”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水果
    • B. 一种草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树
  3. “相传自西域”中的“西域”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东南亚
    • B. 中亚
    • C. 欧洲
    • D. 非洲

答案:

  1. C. 秋天
  2. B. 一种草
  3. B. 中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梦阳《葡萄》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李梦阳侧重于对葡萄的细致描写,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枯荣来反映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蝶恋花·别范南伯 贺新郎 题剑津 新营别墅寄家兄 唐州东途作 赠王氏小儿 经窦车骑故城 早春送宇文十归吴 陕府宾堂览房杜二公仁寿年中题纪手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徇国忘己 癶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牸角 垂头搨翼 混然天成 不为已甚 献御 包含仔的词语有哪些 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因果不爽 鸟字旁的字 买欢追笑 豪情壮志 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外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