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3:3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3:35:46
膝上横焦尾,何人识正音。
汾亭空有操,不及杏坛吟。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膝上放着琴,却不知道谁能听懂我弹奏的正确音调。汾亭虽然有琴曲可供欣赏,但比起杏坛的吟唱,实在是逊色得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凌云翰,元代诗人,生活在中国元代的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期,他的作品常常结合了传统的诗歌形式与个人的情感表达,风格清新而典雅。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与文化的交融促使文人对传统的反思与再创造。这首诗可能是在感叹音乐与诗歌的深邃内涵,以及对理想化音乐状态的追求。
这首《琴》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对自我表达的迷茫。第一句“膝上横焦尾”直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琴,显现出一种亲密的氛围,仿佛诗人正坐在那儿,满怀期望地弹奏。然而紧接着的“何人识正音”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他在努力地演奏,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所表达的音乐情感。这种对理解的渴望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孤独感。
第二联“汾亭空有操,不及杏坛吟”则将这一孤独感进一步扩展。汾亭的琴曲虽然美丽,却比不上杏坛的吟唱,暗示了更高层次的文化追求。杏坛不仅代表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象征着对精神粮食的渴望。
整首诗在艺术上展现了对音乐与诗歌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和诗歌在诗中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蕴与个人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艺术表达的孤独与追求,表现了对文化传统的尊重与向往。诗人在音乐与诗歌之间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交流,反映出人类对艺术的渴望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膝上横焦尾”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杏坛”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