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0:17
辞草堂老师归闽
作者: 释慧空 〔宋代〕
短筇初把探深深,
展尽神机被陆沈。
搦杀未偿当日恨,
翻身谁识此时心。
不离左右金为土,
别有生涯土作金。
既去后来应请问,
莫言曾到此山阴。
短筇初次探寻深邃的地方,
尽展智慧却被陆地所阻。
未能报仇的恨意仍在心头,
翻身时又有谁能理解此刻的心情?
不再是身边的金光闪闪,
另有一种人生在土中闪耀。
你既然离去之后应当请教,
不要说你曾到过这片山阴。
诗中提到的“金为土”和“土作金”反映了佛教思想中的无常观,强调世事变化无常,物质财富并非永恒。释慧空作为僧人,可能在诗中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淡泊与追求内心安宁的理念。
作者介绍:释慧空,宋代高僧,主攻佛教哲学与诗词创作,作品多以禅意和人生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释慧空即将离开草堂归往闽地之际,表达了对故地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思考。
本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首句“短筇初把探深深”勾勒出探寻未知的勇气,接下来的“展尽神机被陆沈”则呈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显示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中间两句“搦杀未偿当日恨,翻身谁识此时心”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最后两句则以哲理性的反思收尾,既有对生活现状的清醒认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诗人高深的智慧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个人的内心感受与社会现实,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价值的多元,体现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对过往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短筇”指的是什么?
A. 长竹竿
B. 短竹竿
C. 木棍
D. 绳索
“金为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的增加
B. 财富的减少
C. 物质的变化
D. 人生的无常
诗人希望在离去后得到什么?
A. 忘记过去
B. 朋友的帮助
C. 未来的理解
D. 物质的富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