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8:25
水龙吟
作者: 黄孝迈 〔宋代〕
闲情小院沈吟,草深柳密帘空翠。
风檐夜响,残灯慵剔,寒轻怯睡。
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
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
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天涯别袂。
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
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
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
在宁静的小院里,我独自沉吟,草木茂密,柳树遮挡,窗帘透出空翠的色彩。
夜风轻轻拂过屋檐,传来细微的声响,残灯下我懒得去点亮,寒意让我感到困倦。
店铺里没有烟火气,关山之上明月高悬,梨花洒满地面。
二十年来美好的梦境始终未能实现,而今已是老去,什么都休矣。
谁能和我一起在烛下作诗,彼此都厌倦了天涯的离别。
我的柔肠一寸,七分是怨恨,三分是泪水。
情信不来,玉箫已被尘埃覆盖,粉衣的香气也逐渐消退。
想问春天,怎么能把千红的花朵换成一池的绿水呢?
作者介绍
黄孝迈,字子华,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感伤。
创作背景
《水龙吟》创作于黄孝迈对人生感慨之时,反映了他对于青春流逝、爱情失落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孤独与惆怅。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的闲情与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深度交融,表现出对旧梦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尤其是“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直接道出心中的遗憾与无奈。
在表达感情时,诗人使用了“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这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恨与泪交织,显示出作者对离别的痛苦与对爱的渴望。同时,通过对春天的提问,体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力感,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整首词作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艺术性,草深柳密、梨花满地等自然景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美丽,也映射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使得整首词在清新中透出一丝哀伤,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对青春消逝与爱情失去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梨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生机
D. 冬天的寒冷
“二十年好梦”意指什么?
A. 过往的美好回忆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年龄的增长
D. 生活的苦难
诗中“柔肠一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恨意
C. 伤感
D.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水龙吟》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