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画 其一》

时间: 2025-07-28 10:25:15

诗句

茆山看过又天平,个个芙蓉插眼青。

雨骨云臕无不好,为谁边画得真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25:15

原文展示: 茆山看过又天平,个个芙蓉插眼青。雨骨云臕无不好,为谁边画得真成。

白话文翻译: 我游览了茆山之后又来到了天平,眼前一座座山峰如同插在眼中的青色芙蓉。无论是雨中的山骨还是云间的山臕,都无比美丽,但这些美景究竟是为了谁而如此真实地呈现在画中呢?

注释:

  • 茆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游览的一个山名。
  • 天平:地名,可能是作者游览的另一个山名。
  • 芙蓉:比喻山峰,形容山峰美丽如芙蓉花。
  • 雨骨云臕:形容山在雨中和云中的不同形态,骨指山峰的坚硬部分,臕指山体的柔软部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江苏苏州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人画家代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沈周的诗画风格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周在游览茆山和天平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绘画艺术的思考。

诗歌鉴赏: 沈周的这首《题画 其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他在茆山和天平的所见所感。诗中,“个个芙蓉插眼青”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峰比作插在眼中的青色芙蓉,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的美丽和作者的惊叹。后两句“雨骨云臕无不好,为谁边画得真成”则进一步展现了山在不同天气和光线下的多变美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深刻思考,即自然之美虽无处不在,但要将其真实地呈现在画中却是一项挑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沈周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茆山看过又天平:作者先游览了茆山,然后又来到了天平,表明了游览的顺序和地点。
  2. 个个芙蓉插眼青:用芙蓉比喻山峰,形容山峰美丽如芙蓉花,插眼青则表达了山峰的青翠和作者的惊叹。
  3. 雨骨云臕无不好:形容山在雨中和云中的不同形态,骨指山峰的坚硬部分,臕指山体的柔软部分,表达了山的多变美态。
  4. 为谁边画得真成: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些美景是为了谁而如此真实地呈现在画中,反映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芙蓉比喻山峰,形象生动。
  • 拟人:将山峰比作插在眼中的芙蓉,赋予了山峰以人的动作和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绘画艺术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山峰的美丽和多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如何将自然之美真实地呈现在画中的深刻问题。

意象分析:

  • 芙蓉:比喻山峰,象征美丽和纯洁。
  • 雨骨云臕:形容山在雨中和云中的不同形态,象征山的多变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沈周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明代 C. 清代
  2. 诗中的“茆山”和“天平”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植物名
  3. “个个芙蓉插眼青”中的“芙蓉”比喻什么? A. 山峰 B. 花朵 C. 云彩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沈周的其他山水诗,如《题画 其二》等,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画风格。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进行对比,如《山居秋暝》等,探讨不同朝代诗人对自然山水的不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
  • 《明代诗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奉酬介卿惜春之什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 独立 读龚实之参政诗 东归喜而有作 丁未立春日读白乐天浩歌行不觉身年四十七 丁收仲寺丞挽诗 丁收仲寺丞挽诗 丁收仲寺丞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资切磋 大富大贵 无言以对 本缺 函舆 辽参 先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沁人心肺 包含被的成语 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乌蒙 比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浓妆艳服 乡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