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严子陵像》

时间: 2025-05-13 01:21:08

诗句

闻道先生裹足时,曾无一语荅相知。

后来亦有同衾者,再四能歌抱蔓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21:08

原文展示:

题严子陵像 沈周 〔明代〕 闻道先生裹足时,曾无一语荅相知。 后来亦有同衾者,再四能歌抱蔓诗。

白话文翻译: 听说先生在隐居时,从未对相识的人说过一句话。 后来也有与他同床共枕的人,但他只能反复吟唱那些表达孤独的诗句。

注释:

  • 裹足:指隐居不问世事。
  • 荅:回答。
  • 相知:相识的人。
  • 同衾者:指与严子陵有亲密关系的人。
  • 抱蔓诗:指表达孤独、失意情感的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隐逸之情。此诗描绘的是东汉隐士严子陵的形象,表达了对严子陵高洁品格的敬仰。

创作背景: 沈周在创作此诗时,可能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对隐逸生活有所向往,通过描绘严子陵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严子陵品格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严子陵隐居时的形象,表达了对严子陵高洁品格的敬仰。诗中“闻道先生裹足时,曾无一语荅相知”一句,突出了严子陵的沉默寡言,隐居不问世事的形象。而“后来亦有同衾者,再四能歌抱蔓诗”则进一步描绘了严子陵孤独的生活状态,只能反复吟唱那些表达孤独的诗句,更加深了对其高洁品格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闻道先生裹足时,曾无一语荅相知”:描绘了严子陵隐居时的形象,突出了他的沉默寡言,隐居不问世事。
  • 第二句“后来亦有同衾者,再四能歌抱蔓诗”:进一步描绘了严子陵孤独的生活状态,只能反复吟唱那些表达孤独的诗句。

修辞手法:

  • 裹足:比喻隐居不问世事。
  • 抱蔓诗:比喻表达孤独、失意情感的诗句。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严子陵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严子陵高洁品格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裹足:隐居不问世事的形象。
  • 抱蔓诗:表达孤独、失意情感的诗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裹足”一词的含义是: A. 隐居不问世事 B. 走路困难 C. 包裹双脚 D. 走路轻盈
  2. 诗中“抱蔓诗”指的是: A. 表达孤独的诗句 B. 表达爱情的诗句 C. 表达田园生活的诗句 D. 表达战争的诗句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对比,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而沈周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沈周诗集》、《陶渊明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纪送太傅相公归阙 和运使舍人观潮 其二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 归雁 留题麟州 书酒家壁 钓台诗 寄润州庞籍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三绝 其一 赠茅山张道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名火气 持正不阿 文字旁的字 野庐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揎腕攘臂 昭答 鱼槮 屈己待人 包含忽的成语 今朝 長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口字旁的字 旦表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