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兰亭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7 20:56:42

诗句

先师有冥藏,安用羁世罗。

未若保冲真,齐契箕山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56:42

兰亭诗二首 其二

原文展示:

先师有冥藏,安用羁世罗。未若保冲真,齐契箕山阿。

白话文翻译:

先师有深邃的智慧,何必受到世俗的束缚。比起那种执着于名利地位的生活,保持内心的真诚与清净更为重要,能与箕山的高洁境界相契合。

注释:

  • 先师:指先贤、先哲,强调智慧的传承。
  • 冥藏:深邃的智慧和知识。
  • 羁世罗:被世俗的事物所束缚,无法自由。
  • 保冲真:保持内心的纯真和真实。
  • 齐契:契合、相合。
  • 箕山:指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老子的隐居之地,象征高洁和淡泊。

典故解析:

  • 箕山:位于今陕西省,是老子隐居的地方,象征着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和高尚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徽之,字子猷,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是王羲之的侄子,世称“王氏书法”。王徽之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其作品常蕴含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徽之的兰亭集会之际,兰亭集是当时文人雅士聚会吟咏之地,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兰亭诗二首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蕴含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看法和对世俗的反思。诗中,王徽之通过对“先师”的提及,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表明他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而“羁世罗”的表述则显现出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似乎在提醒人们不必过于依赖于物质和名利的束缚。接下来的“未若保冲真”更是引导读者思考,保持内心的纯真才是更高的追求。诗的最后一句,将这种追求与“箕山”的高洁相联系,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倡导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

整首诗的情感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态度,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个充满喧嚣的社会中,王徽之的诗句如同清泉,滋润着每一个寻求内心平静的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先师有冥藏:开篇即引入对先贤智慧的尊重,强调深邃的知识。
    • 安用羁世罗:质疑世俗的束缚,表达对名利的看法。
    • 未若保冲真:提出理想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真实和纯粹。
    • 齐契箕山阿:总结,寻求与高洁境界的契合,寓意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冥藏”与“羁罗”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内心的追求比作高洁的箕山,激发读者的联想。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保持内心真实和追求高尚人格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冥藏:象征深邃的智慧,代表着内涵和思想的深度。
  • 羁世罗:象征世俗的拘束,反映出对物质世界的厌倦。
  • 冲真:象征内心的纯真,代表着理想的自我状态。
  • 箕山:象征高洁的境界,代表着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羁世罗”是指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被世俗拘束
    • C. 追求内心平静
  2. “箕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物质世界
    • B. 高洁的精神境界
    • C. 先贤的智慧
  3. 诗人的态度是什么?

    • A. 享受世俗
    • B. 追求内心的真实
    • C. 反对知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羲之《兰亭集序》与王徽之的《兰亭诗二首 其二》均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但前者集中于聚会的欢愉与人生的无常,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内心纯真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羲之与王徽之研究》
  • 《魏晋诗歌鉴赏》
  • 《道家思想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 读公度今别离四章,枨触千端,怅然赋此。 次韵袁升之游云寺鸿庆院山茶之什 偈六首 咏史诗。废丘山 移梅四首 其二 宫词 其二十二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五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三 裹钓裘 挽玉山詹教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字旁的字 指列 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克什 一夕三迁 纤开头的成语 支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风尘之惊 大权独揽 高掌远跖 构妖 肉字旁的字 身光 招贴 目染耳濡 包含穑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