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3:5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58:42
《偈六首》
作者: 释法智 〔宋代〕
一不成,二不是,火云堆裹秋风起。
堪笑耘田车水翁,手脚忙乱同儿戏。
同儿戏,有巴鼻。
但得丰年贺太平,四海五湖皇化裹。
这首诗意在表达一种对世事的无奈和幽默。首句“一不成,二不是”似乎是在说事情总是无法如愿,接着通过“火云堆裹秋风起”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无常。接下来的“堪笑耘田车水翁,手脚忙乱同儿戏”则描绘了农人们在田间忙碌的情景,借此反映人们在生活中如同小孩般忙乱而又无奈的状态。最后一句“但得丰年贺太平,四海五湖皇化裹”表达了一个愿望,希望能够有个丰收的年景和太平的时代。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反映了宋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对丰收的渴望,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主义色彩。
释法智,宋代著名僧人,诗人,其作品多以禅宗思想为主,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事的反思。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农民生活的艰辛是普遍现象,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丰收的期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这首《偈六首》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农民在秋季劳作的场景,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开头的几句,表面上看似在调侃,但实际上却渗透着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火云堆裹秋风起”的描绘,传达了自然界的无常与人事的变幻,暗示着在忙碌的生活中,农民们面临的焦虑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用“堪笑耘田车水翁”生动地描绘了农人在田间忙碌的景象,这种忙乱的状态如同小孩嬉戏,既显示了他们的勤劳,也反映出生活的无奈与简单。最后一句“但得丰年贺太平”则是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寄托了人们对丰收与安宁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在艰难生活中仍然保持着希望与乐观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农民生活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启示我们在繁忙与困扰中,依然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反映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中“一不成,二不是”表达了什么情绪?
A. 开心
B. 无奈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耘田车水翁”指的是谁?
A. 农人
B. 渔夫
C. 商人
“但得丰年贺太平”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对战争的期待
B. 对丰收的渴望
C. 对富贵的追求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前者关注社会生活,后者则关注个人情感,反映出不同的创作视角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