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诗。废丘山》

时间: 2025-07-12 16:12:53

诗句

此水虽非禹凿开,废丘山下重萦回。

莫言只解东流去,曾使章邯自杀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12:53

原文展示

此水虽非禹凿开,
废丘山下重萦回。
莫言只解东流去,
曾使章邯自杀来。

白话文翻译

这条水流虽然不是大禹所开凿的,但在废丘山下却曲折回环。不要说它只会向东流去,曾经使得章邯自杀而来。

注释

  • :指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开创了“九州”的治理。
  • 废丘山:此处可能指的是一处具体的山名,或象征性地代表历史的沉沦与衰败。
  • 章邯:是秦朝的将领,以其勇猛著称,后因失败而自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曾(约公元709年-约公元770年),字惟庸,号青山,唐代著名诗人,仕途坎坷,个性洒脱,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感叹,风格上有着独特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历史沧桑之际,作者通过水流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咏史诗。废丘山》通过对水流与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无常与个体命运的悲剧性。诗中提到的水流,虽然不是大禹所开凿,但在废丘山下却蜿蜒曲折,暗示着历史的复杂与曲折。诗人用“莫言只解东流去”来反驳那种表面化的理解,表达了对历史深刻的思考。章邯自杀的典故,更是让人感受到历史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悲哀。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水流的运动与历史人物的命运交织,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使读者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体会到历史的沉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水虽非禹凿开:开头强调水流的来源,不是大禹之功。
  2. 废丘山下重萦回:描绘水流在山下的曲折景象,暗示历史的复杂。
  3. 莫言只解东流去:劝诫人们不要只看到水流的方向,表面化的理解。
  4. 曾使章邯自杀来:引入历史人物的命运,突出历史的残酷与无情。

修辞手法

  • 对比:水流与历史人物命运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
  • 象征:水流象征着历史变迁,山则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遗忘。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水流为引子,探讨了历史的无常与个体命运的悲剧,表现了对历史深刻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流:象征历史的流动与变迁。
  • 废丘山:象征历史的遗迹与沧桑。
  • 章邯:象征历史中的英雄与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禹”是谁?

    • A. 一位历史学家
    • B. 一位治水英雄
    • C. 一位文化名人
  2. 诗中提到的“章邯”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 A. 汉朝
    • B. 秦朝
    • C. 唐朝
  3.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什么样的看法?

    • A. 历史永远不变
    • B. 历史是复杂而多变的
    • C. 历史是美好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将进酒》中的豪放与《咏史诗。废丘山》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表现出对时局的感慨,但风格迥异,前者激昂,后者则沉静深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胡曾研究》

相关查询

再寄 其一 赠彦清 其二 次信文早春韵 其二 次雨中暖房韵 用韵赠傅学士兼述怀思古 其一 次种野花韵诗 次上巳微雨韵 元日有感 次观表文韵 其一 寄兰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摄知 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倅长 硕果仅存 言而有信 尢字旁的字 微言大指 衣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包含岫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包含肘的成语 牲牵 煤球 怀贰 出师不利 顾此失彼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