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55
之京留别祁羡仲诸子
作者: 卢尧典 〔明代〕
江亭酒尽晚烟浮,
漂泊人操小小舟。
接地月明疏雨后,
隔溪渔唱夜潮头。
素衣总与缁尘惯,
佳句能支道路愁。
他日京华千里梦,
雁书迟尔慰登楼。
在江边的亭子里,酒喝完了,晚上的烟雾轻轻飘浮。
漂泊的人正在划着小舟。
雨后明亮的月光照在地面上,
隔着小溪,渔夫在夜潮的边唱着歌。
我的素衣总是与世俗的尘埃相伴,
唯有美好的诗句能让我缓解道路上的忧愁。
将来在京城的千里梦中,
雁书来得迟,愿能安慰我在高楼上的思念。
作者介绍:卢尧典,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卢尧典告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惆怅。正值晚晴,诗人心中涌动着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卢尧典的《之京留别祁羡仲诸子》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念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首句“江亭酒尽晚烟浮”开篇就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酒尽人散,正是离别时刻的真实写照。接下来“漂泊人操小小舟”,用小舟的形象象征流浪与无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
“接地月明疏雨后”,描绘了雨后清新的夜晚,月光下的安静与宁和,似乎在暗示即便身处繁华京城,心中也难免会有思乡之情。隔溪的渔唱声则更添一份乡愁,暗示着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后半部分更是情感的升华,“素衣总与缁尘惯”一句意在表达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无奈与接受,而“佳句能支道路愁”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依赖和寄托。最后两句“他日京华千里梦,雁书迟尔慰登楼”,将离别的愁绪与对未来的期望结合,虽有离别,但仍寄托了对再相聚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感,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孤独的感叹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诗中“江亭酒尽晚烟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素衣总与缁尘惯”中的“缁尘”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雁书”是用来做什么的?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卢尧典《之京留别祁羡仲诸子》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深入理解这首优美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