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0: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0:01:04
游洞霄
作者: 李彙 〔宋代〕
至真方域古今传,
琳馆兴从汉武年。
石作双门何突兀,
山为九锁自回环。
仙人隐迹留中路,
处士灵坛閟远巅。
甘洁三泉齐涌地,
峥嵘一柱独擎天。
群峰缭绕更相挹,
五洞萦迂暗接连。
当日高崖曾虎伏,
于今深穴有龙眠。
茂林葱郁曾鸣凤,
邃宇清虚每聚仙。
地貯金丹藏箬下,
芝翻白鼠走岩前。
宫随劫火虽灰矣,
境异尘寰尚俨然。
稍待升平名遂后,
便来居此结良缘。
这片至真的地方古今相传,
华丽的殿堂兴建于汉武帝时期。
石头做成的双门何等突兀,
山峦如同九道锁链环绕。
仙人隐匿的足迹留在这条中路,
处士的灵坛隐秘在遥远的山巅。
甘洁的三泉齐聚在大地,
雄伟的独立山峰直插云天。
群山环绕,互相映衬,
五个洞穴交错,幽暗连绵。
当年高崖曾有猛虎伏卧,
如今深洞里却有龙在沉眠。
茂密的林木曾经鸣叫凤凰,
清幽的宇宙时常聚集仙人。
大地藏有金丹在竹叶之下,
灵芝翻滚,白鼠在岩前奔走。
宫殿虽经灾火已成灰烬,
但这境界与尘世仍显庄重。
稍等和平安定名声显赫后,
我便来此定居,结下良缘。
作者介绍
李彙是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因其作品多以山水、隐逸为题材,性情高洁,追求道教思想与自然和谐之境。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体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
创作背景
《游洞霄》作于李彙游历洞霄山时,受其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启发,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了洞霄山的壮丽景色,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游洞霄》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与隐逸生活的诗作,展现了李彙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对洞霄山的景色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灵气的理想境地。开头两句便将古今历史结合,令人联想到汉武帝时期的辉煌。而后则通过“石作双门”、“山为九锁”等意象,描绘出山水的独特形态。
在诗的中段,李彙描绘了隐士的生活,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诗中提到的“仙人隐迹”、“处士灵坛”,展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后面的“甘洁三泉齐涌地,峥嵘一柱独擎天”,则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灵动。
诗的最后部分回归现实,提到“宫随劫火虽灰矣,境异尘寰尚俨然”,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而结尾则表达了李彙对未来的期望,愿意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寻求良缘,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融合了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透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怀,反映出李彙对道教思想的认同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彙的《游洞霄》描写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甘洁三泉”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