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30
独拥鹴袍思渺茫,
断蒹衰草共苍苍。
人家出没层崖合,
客路潆洄乱壑长。
明月自怜当我独,
青山如解笑人忙。
浮生尽是翩翩草,
何事烟波滞异乡。
我独自披着寒冷的袍子,思绪飘渺而茫然,
枯萎的芦苇和衰败的草木在苍茫的大地上。
人家隐现于层叠的山崖之间,
客人的路途曲折而漫长,穿行于乱石之中。
明月怜惜我独自一人,
青山仿佛在嘲笑那些忙碌的人。
浮生如同轻盈的草,
为何烟波使我滞留在异乡呢?
作者介绍:卢尧典,明代诗人,生平信息较为稀缺,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为特点。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诗人游历大藤峡时,表达了他在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索,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入大藤峡》是一首描绘孤独和思乡之情的古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独拥鹴袍”便透出一种孤寂的气息,诗人披着寒冷的袍子,思绪却在茫茫中游荡,仿佛在与自然的荒凉抗争。接着,诗人用“断蒹衰草”描绘出一幅萧条的景象,暗示着人生命运的脆弱和孤独。
在“人家出没层崖合”中,隐约可见人家在山崖间,既给人一种生机的感觉,也映衬出诗人作为客人的孤独。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乱壑长”的艰难,显示了他在这条路上深感无助与彷徨。
“明月自怜当我独”,将孤独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明月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心灵的映照。青山仿佛在嘲弄那些忙碌的人,暗示人们在追求世俗繁忙时,忽视了内心的孤独。
最后两句“浮生尽是翩翩草,何事烟波滞异乡”,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浮生如梦,似草般轻盈,然而现实中的烟波却将他困在异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孤独和故乡的深切怀念,反映出一种哲学的深邃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独拥鹴袍”意指什么?
A. 温暖的衣服
B. 寒冷的孤独
C. 忙碌的生活
D. 美好的回忆
“明月自怜当我独”中,明月对诗人产生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轻视
C. 怜惜
D. 忽视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C. 自然的美丽
D. 人际关系的和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卢尧典的《入大藤峡》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孤独的感悟,但卢尧典更多地表现了对生活无常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美与内心的宁静。两者的情感基调和意象选择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