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7:0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02:59
乐声催遍上华裀,回雪光中不见尘。
今日同间易惆怅,当筵踏月更何人。
乐声在华美的宴会中响起,银色的月光照耀着,却看不见一丝尘埃。今天这样的聚会容易让人感到惆怅,月下的舞者又有谁在此时此刻共舞呢?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的盛况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乐声与月光交织,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氛围。在华丽的宴会上,音乐响起,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的境界。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愉与宁静。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却抒发了内心的惆怅,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欢乐,因为这样的相聚是短暂而易逝的。诗人在描写月下舞者时,既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也流露出对孤独与失落的深思。整首诗通过对比欢庆的表象与内心的忧伤,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常常会经历的矛盾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欢乐与孤独的对比,探讨了人们在节庆时光中内心的复杂情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裀”指的是什么?
a) 宴席
b) 舞台
c) 家庭
答案:a) 宴席
“回雪光”形容的是哪种光?
a) 太阳光
b) 月光
c) 灯光
答案:b) 月光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乐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b) 惆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