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49
欧公顷岁守滁阳,题记苍颜入醉乡。
贤宰特将刊古篆,旧碑不免弃山梁。
轩楹别构如安屏,笔札难通似面墙。
异口智仙来辇坐,退蒙从此谢声光。
欧阳修当年在滁州任职,留下的题字使人陶醉于那一片醉人的乡村。贤良的宰相特意用古篆字刻下,旧碑虽无法避免地弃置在山梁上。亭子和屋檐的构造就像安静的屏风,手书的文字却难以传达心中情感,像是隔着一道厚厚的墙。异口同声的智者如仙人般驾着车子而来,从此我便告别了那声光的喧嚣。
邵忱,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文学上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作,而邵忱的这首诗则是在此基础上创作,表达了对滁州风光的赞美和对古文化的眷恋。诗中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反映了宋代社会对文人情怀的推崇。
这首诗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为背景,描绘了滁州的美丽风光与文人雅集的情景。开头两句提到欧阳修在滁州的经历,表达了对他作品的敬仰之情,渗透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后,诗人提到贤宰用古篆字刻下的碑文,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
接下来,通过对亭子构造与书写形式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古典艺术的赞美与对其不足之处的无奈。最后,提到智者的到来,标志着一种超脱与宁静,诗人从此告别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进入了一种更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文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深切热爱。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文人对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理想境界和人文情怀。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提到的地点是哪里?
诗中提到的“贤宰”指的是哪个角色?
“笔札难通似面墙”中的“面墙”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这两首作品与邵忱的诗歌在意境的追求、语言的运用上有相似之处,均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切思考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