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12:3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30:40
吴正仲遗蛤蜊
梅尧臣 〔宋代〕
紫缘常为海错珍,
吴乡传入楚乡新。
樽前已夺蟹螫味,
当日莼羹枉对人。
这首诗描绘了吴地的美味蛤蜊,常常被视作海中的珍品,如今却传入了楚地,成为新的美食。在酒樽前,蛤蜊的味道已经取代了蟹的鲜美,而往日的莼羹如今却显得徒劳无功,对着人们也显得无趣。
梅尧臣,字圣俞,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平易见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游历吴地、楚地时,反映了他对美食的追求和对地域文化的观察。诗中提到的蛤蜊象征着地方特产的珍贵。
《吴正仲遗蛤蜊》是一首体现地域饮食文化的诗作,梅尧臣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吴地的蛤蜊与楚地的饮食文化进行了鲜明对比。诗的开头便以“紫缘常为海错珍”引出蛤蜊的珍贵,紫色的缘带象征着美味和奢华,令人向往。接着,诗人提到蛤蜊传入楚地,反映了美味跨越地域的流动。
在情感上,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美食的怀念与思考,尤其是“樽前已夺蟹螫味”一句,深刻表达了对味道变化的感慨。蟹味的消失,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最后一句“当日莼羹枉对人”则更添一层失落,莼羹的味道虽然曾经美好,但在新美食面前显得无足轻重,似乎也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变化的感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饮食文化的思考,表达了对地域美食的珍视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们在饮食选择上的变化,以及对美味的追求。
吴正仲遗蛤蜊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莼羹”象征什么?
A. 新美食
B. 旧时的美好
C. 普通的食物
D. 海中的珍品
“紫缘常为海错珍”中的“紫缘”指的是?
A. 蟹
B. 蛤蜊
C. 莼菜
D. 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