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6:08
向老思旧交,欲见恨无翅。
前时君来都,欣喜乃一至。
亦既勤我怀,酌酒去拘忌。
自从离洛阳,此会无三四。
谢尹最贤豪,已嗟存没异。
因酬马上篇,遂写相逢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思念,渴望见面的心情却无能为力。曾几何时,朋友曾来过,心中欢喜可见。但自从离开洛阳后,能见面的机会寥寥无几。谢尹虽是最杰出的人物,但他已然去世,令人感慨生死的无常。因而在马背上作诗,抒发重逢的情感。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表现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此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分别后,因对友人的思念与相聚之难而作,反映了当时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伤。
梅尧臣的《和应之还邑道中见寄》以细腻的情感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对旧友的深切怀念。诗中开头便直入主题,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之情,恨不能飞翔去见他,情感真挚且深沉。接下来,诗人回忆起朋友曾经的来访,那份欣悦的心情似乎依然在心头荡漾,令人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情。诗人提到自从离开洛阳后,见面的机会变得愈发稀少,进一步渲染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无奈。
谢尹作为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提及,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最后,诗人在马背上写作,象征着他在流动中对友谊的追忆和情感的宣泄,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重逢的渴望。整首诗在抒情中透出一丝淡淡的愁思,令人感怀。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生死离别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中“欲见恨无翅”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提到的“谢尹”是谁?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梅尧臣的《和应之还邑道中见寄》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有对友情的表达,但梅尧臣的作品更加强调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对离别情境的描绘,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