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4:09
传道使车回,柳条黄未开。
晓寒非绝漠,春色近章台。
名马北方至,宾鸿南国来。
明朝斋祓见,天子始称才。
使者传达的道理已经回来,柳条的黄色还没有完全展开。
早晨的寒气并非完全像荒漠一样,春天的色彩已经接近章台。
名马从北方赶到,宾鸿从南国飞来。
明天的祭祀中会见到他,天子才开始称赞他的才华。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闻名,尤其擅长五律和七绝。他的诗歌常体现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闻韩仲文使归》写于宋代,反映了梅尧臣对时局和人事的敏感。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使者的归来,表达了对社会变化的期待与思考。
《闻韩仲文使归》是一首描绘春天气息和传递信息的诗作,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切感受。诗中开头以“传道使车回”引入,点明了诗人关注的主题——使者的归来,象征着信息的传递与期望的实现。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柳条黄未开”的春日景象,表达了春天的迟到与期待,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期待。
“晓寒非绝漠,春色近章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春天的气息逐渐逼近的过程,既有寒意的残留,也有春色的渗透,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复苏。名马和宾鸿的到来,象征着各地的优秀人才汇聚,暗示着国家的兴盛与未来的希望。
最后的“明朝斋祓见,天子始称才”则把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人才的渴望。全诗凝练而富有意境,展现了梅尧臣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与使者的归来,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与对人才的渴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柳条”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到来
C. 战争的残酷
D. 过去的回忆
“明朝斋祓见”中的“斋祓”指的是什么?
A. 祭祀
B. 旅行
C. 读书
D. 交流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失望
B. 忧伤
C. 期待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