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4:05
苍山去不远,日日起寒云。
堂上看飞雪,水边思练裙。
铜缾生薄冻,桂火压残薰。
欲往有余兴,林幽路不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远处的苍山并不远,天天都有寒云升起。在室内看着飘落的飞雪,水边却思念着那轻盈的裙子。铜缾中已经结了一层薄冰,桂花的火焰也被压制得几乎熄灭。虽然想要前往,却因为幽静的树林和模糊的道路而难以分辨方向。
该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春天的向往,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东海,宋代诗人,士大夫。梅尧臣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写于冬天,诗人身处严寒的环境中,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反映了南宋时期的自然环境,也寓含了人们在寒冷季节的孤独感。
梅尧臣的《雪中怀广教真上人》是一首蕴含深情的山水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篇以“苍山”和“寒云”引入,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孤寂的氛围,接着以“堂上看飞雪”展现出室内的宁静与雪花的轻盈,形成了室内与室外的对比。接下来,诗人用“铜缾生薄冻”和“桂火压残薰”描绘了冬天的寒冷与温暖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矛盾与孤独。最后一句“欲往有余兴,林幽路不分”则表达了诗人虽有前往的兴致,但因环境的幽静和不明而犹豫不决,这种心情的复杂性让整首诗更加饱满。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也引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如“飞雪”、“练裙”,不仅是对冬季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梅尧臣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这首诗正是对他诗歌风格的生动体现,展现了他在描绘景物与抒发情感方面的独特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春天的向往。通过对冬季景色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希望,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练裙”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轻盈
C. 夏天的热情
D. 秋天的丰收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友谊与思念
C. 战争与和平
D. 生活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