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31
韩持国遗洛笋
梅尧臣 〔宋代〕
龙孙春吐一尺牙,
紫锦包玉离泥沙。
金刀璀错截嫩节,
铜驰不与大梁赊。
持寄韩郎绿蒲束,
莫令卫女苦思家。
韩郎才调偏能赋,
分饷唯思楚景差。
因之善谑诵淇澳,
欲学报投无木瓜。
龙的孙子春天里吐出一尺长的牙齿,
紫色的锦缠绕着玉石,离开了泥沙。
金刀闪烁着光芒剪断嫩芽,
铜质的车子不再向大梁借贷。
我将绿蒲束寄给韩郎,
不要让卫女苦苦思念自己的家乡。
韩郎才华横溢,特别擅长赋诗,
分饷时只想着楚国的美景。
因此他善于调侃,吟诵淇澳的诗篇,
想学会像无木瓜那样报答恩情。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冠卿,号天池,晚号梅溪居士,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律诗见长。他生活在北宋时期,代表了当时的文人风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友谊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韩持国遗洛笋》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和寄情友人的诗作。诗中以“龙孙春吐一尺牙”开篇,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希望与繁荣。接下来用“紫锦包玉”展现了美好的事物,表达了对美的追求。金刀与铜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生机,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寄托。
“持寄韩郎绿蒲束,莫令卫女苦思家”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韩郎的关怀与祝福,同时也隐含了对卫女思乡之情的同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美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龙孙”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优秀的后代
C. 乡愁
诗人对韩郎的态度是?
A. 忽视
B. 关心与祝福
C. 嫉妒
“紫锦包玉”形容的是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贫穷的生活
C. 忧伤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梅尧臣与杜甫的春天描写,梅尧臣的诗更为细腻温柔,杜甫则更倾向于表现社会现实中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