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9:35
送弟良臣归宣城
梅尧臣 〔宋代〕
乔木句溪边,秋光几曲连。
将归三亩宅,远寄下江船。
伴尔唯征雁,悲余有暮蝉。
亲朋如见问,贫外似当年。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站在溪边,看到高大的树木和延绵的秋光。弟弟良臣即将返回宣城,他要回到那三亩的小宅子,诗人则借船送他离开。诗人想到远途的征雁和傍晚的蝉鸣,心中充满了惆怅与忧伤。若有亲朋好友见到他,想必会询问他的近况,而生活的贫困似乎和当年没有什么变化。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宗尧,号天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欧阳修、苏轼等人齐名。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真意切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的弟弟良臣要归故乡宣城之际,表达了对弟弟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融合了秋天的景色,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视。
《送弟良臣归宣城》是一首情感深厚、意境悠远的诗作。诗人在送别弟弟时,利用秋天的景色来烘托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乔木句溪边,秋光几曲连”,既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离别的情绪。接着“将归三亩宅,远寄下江船”,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弟弟归家的祝福,同时又流露出对距离的思念。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伴尔唯征雁,悲余有暮蝉”的对比,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征雁的远行与暮蝉的悲鸣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最后一句“亲朋如见问,贫外似当年”透露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尽管生活依旧贫困,但与亲朋好友的情感依旧深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梅尧臣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核心,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递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乔木”指的是:
A. 高大的树木
B. 小草
C. 溪水
诗人对弟弟将归故乡的感受是:
A. 高兴
B. 忧伤
C. 无所谓
“亲朋如见问,贫外似当年”表达了:
A. 诗人对财富的追求
B. 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无奈与怀念
C.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