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祝发诗》

时间: 2025-05-19 02:00:45

诗句

万事烟销不复言,此身何幸得生存。

辞家直欲超三界,焚草无由到九阍。

云外飞鸿离竭泽,水边鸰鸟喜依原。

曹溪咫尺门前路,一上雷峰溯洞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2:00:45

原文展示

祝发诗
作者: 释今荎 〔明代〕

万事烟销不复言,此身何幸得生存。
辞家直欲超三界,焚草无由到九阍。
云外飞鸿离竭泽,水边鸰鸟喜依原。
曹溪咫尺门前路,一上雷峰溯洞源。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人感叹万事如烟,无法再提,与此同时,庆幸自己依然活着。想要离开家庭,超越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但却无法通过焚烧草木的方式达到九天之阍(天宫的高处)。远处的鸿雁在干涸的泽边飞离,而水边的鸳鸯却快乐地栖息在原野上。曹溪就在眼前,通往雷峰的路也近在咫尺,一旦登上雷峰,就能追溯到洞的源头。

注释

  • 烟销:指事物消散,无法再言。
  • 三界:佛教中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象征生死和轮回。
  • 焚草:这里指用火烧草木,象征对世俗的放弃。
  • 九阍:古代传说中的天宫,象征超脱。
  • 飞鸿:指鸿雁,象征自由。
  • 鸳鸟:鸳鸯,象征和谐与安逸。
  • 曹溪:指曹溪寺,通过佛教典故联系到修行的道路。
  • 雷峰:雷峰塔的象征,传说中与白蛇传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荎,明代高僧,通晓佛理,擅长诗词。其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超脱的向往。作为僧人,释今荎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佛教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许多文人和僧侣开始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超脱的理想。释今荎在此背景下,写下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超脱境界的渴望。

诗歌鉴赏

《祝发诗》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超脱的渴望。开头两句“万事烟销不复言,此身何幸得生存”,诗人以“烟销”比喻世事的无常,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然而又感到庆幸,自己仍然活着,这种矛盾的情感使人深思。

接下来的句子“辞家直欲超三界,焚草无由到九阍”,展现了诗人对超越世俗的渴望,想要离开家庭、超越生死轮回,但又感到无奈与困惑,显示出一种内心的挣扎。这种渴望与现实的冲突,使整首诗充满了张力。

而后两句“云外飞鸿离竭泽,水边鸰鸟喜依原”则通过自然意象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安宁的向往。飞鸿代表了远离尘世的孤独,而鸳鸟则象征着宁静与和谐,形成鲜明的对照,进一步加深了主题。

最后两句“曹溪咫尺门前路,一上雷峰溯洞源”,用佛教典故来表达修行的道路虽近在咫尺,但需要勇气与决心去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是对外在的超脱,更是对内心的探索。

整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与对超脱境界的向往,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事烟销不复言:世间万事如烟,消逝后无法再提及,反映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2. 此身何幸得生存:尽管万事消散,自己仍然能够活着,表达对生命的珍视。
  3. 辞家直欲超三界:希望离开家庭,追求超脱的境界,体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追求。
  4. 焚草无由到九阍:即使想要通过焚烧草木的方式达到高远的境界,仍感到无能为力,显示出内心的矛盾。
  5. 云外飞鸿离竭泽:远处的鸿雁在干涸的泽边飞去,象征自由与孤独。
  6. 水边鸰鸟喜依原:水边的鸳鸯安然栖息,象征宁静与安逸。
  7. 曹溪咫尺门前路:曹溪近在咫尺,暗示修行之路就在眼前。
  8. 一上雷峰溯洞源:一旦登上雷峰,就能追溯到洞的源头,表达追求真理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事比作烟,表现其无常,增加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如“飞鸿”与“鸳鸟”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了诗的意境。
  • 象征:鸿雁与鸳鸯分别象征自由与和谐,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超脱生活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内心平和的渴望。诗人通过自然意象的对比,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事物的无常,强调世事转瞬即逝。
  • 飞鸿:象征自由与孤独,反映诗人对超脱的向往。
  • 鸳鸟:象征和谐与安逸,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渴望。
  • 曹溪、雷峰:佛教典故,象征修行的道路与追求真理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现对世事的无常感慨?

    • A. 鸳鸟
    • B. 飞鸿
    • C. 烟
    • D. 曹溪
  2. “辞家直欲超三界”中的“三界”指的是什么?

    • A. 天、地、人
    • B. 欲界、色界、无色界
    • C. 生、老、病、死
    • D. 过去、现在、未来
  3. 诗中的“雷峰”象征什么?

    • A. 乡土
    • B. 修行的道路
    • C. 财富
    • D. 友情

答案

  1. C. 烟
  2. B. 欲界、色界、无色界
  3. B. 修行的道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 与《祝发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祝发诗》则更强调对超脱与修行的追求。在情感基调上,《静夜思》有着浓厚的乡愁,而《祝发诗》则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探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世界:解读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杨柳枝 杨柳枝八首 其七 杨柳枝词三首 杨柳枝 杨柳枝 杨柳枝 寄四乡先生 杨柳枝 杨柳枝 杨柳枝 其二十三 杨柳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责实循名 因私枉法 男耕女织 刀字旁的字 逝结尾的成语 托物寓兴 戾气 叽叽 竹字头的字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爿字旁的字 宿卧 禁奈 艮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荼毒生灵 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