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5:50
犬
常随轻骑猎,不独朱门守。
鹰前任指踪,雪下还狂走。
人思上蔡迟,书寄华亭後。
莫将呼作龙,粱肉才经口。
这只狗常常跟随着轻骑去打猎,并不只是在朱门(富贵人家)守卫。它在鹰前任意追踪,雪中依然狂奔。人们在思念上蔡(指上蔡的亲友)时,书信寄往华亭之后。不要把它称作龙,它不过是吃过几口粱米的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45),字子云,号青溪,晚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古诗,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关注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梅尧臣的游猎生活之中,结合了他对犬类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犬类的不同看法与地位。
梅尧臣的《犬》通过对犬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犬类忠诚与能力的认可,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地位的思考。诗中狗的形象并非单纯的猎犬,而是象征着一种忠诚与勇敢,尤其是“常随轻骑猎”的描写,彰显了犬在狩猎中的重要性。然而,诗人在最后却以“莫将呼作龙”来讽刺那些对犬不屑一顾的态度,表明尽管犬的能力出众,但在高贵的社会中,它依然是低贱的存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犬的赞美,也有对社会地位的反思,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对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犬的描写,探讨了忠诚、勇敢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犬的赞美与对社会偏见的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朱门”指的是什么?
A. 富贵人家
B. 贫民区
C. 学校
D. 农村
“莫将呼作龙”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对狗的赞美
B. 对权贵的讽刺
C. 对社会地位的批判
D. 对狩猎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