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8:02
午梦初回理旧琴,
竹炉重炷海南沉。
茅檐三日萧萧雨,
又展芭蕉数尺阴。
午后的梦刚醒来,我开始整理那把旧琴。
竹炉里再次点燃炭火,炭火的香气弥漫在海南的沉静中。
在茅草屋檐下,细雨已经下了三天,
我又看到芭蕉树下的阴影,似乎又变得更加浓密。
此诗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午梦”与“竹炉”暗示了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雅趣与闲适,反映出诗人对自然、音乐和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是爱国志士,长期关注国家命运,对历史和人事有深刻的认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在乡村隐居,诗中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思考。
《夏日杂题》是一首表现夏日闲适生活的诗。诗人在梦中醒来,整理旧琴,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接着,竹炉的重炷不仅仅是生活的细节,更是生活情趣的体现。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夏日场景。雨水连绵,三天的细雨让茅檐下的环境愈加清新,而芭蕉树下的阴影则象征着宁静和舒适。这种自然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气息,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闲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与音乐的热爱,以及在现实困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诗词测试:
诗中“午梦”指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梦?
诗中提到的“竹炉”通常用来做什么?
诗中“萧萧雨”描绘了怎样的天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李白在夏日诗歌中,前者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而后者则更倾向于豪放的情感表达。陆游的《夏日杂题》展现了宁静与闲适,而李白的夏日诗则往往充满了豪情与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