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时间: 2025-05-17 08:03:00

诗句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

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8:03:00

原文展示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作者:梅尧臣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
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


白话文翻译

前些日子我游历巩洛,正好遇上你去天台。当时众多的文士们,都羡慕你能超脱世俗。时光荏苒,已经过去了一年,你又回到了人间。问你为何要回来,你回答说是想兴办般若台。虽然我将要揭示你的愚昧与暗昧,但般若的智慧又在哪里呢?这个教义早已蔚然成风,能否加以增益,岂止是杯水车薪?我所言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火光,怎能使万木化为灰烬?我想要守住中道,如何能让自己受损呢?你不要怀疑我的话,竟以为我有猜忌之心。忽然听到你提着锡杖,想要回到石桥。城市的霞光与琪树相辉映,璀璨夺目,助我诗才。我的美好辞句遍及四方,幸好能在山岩之隈得到片刻的安息。


注释

  • 顷余:前些日子。
  • 巩洛:指巩义和洛阳,地名。
  • :这里指代“梵才吉”。
  • 般若台:佛教中讲究的智慧之台,象征着智慧的追求。
  • 荏苒:光阴流逝,慢慢过去。
  • 锡杖:指佛教僧侣的法器,象征着宗教身份。

典故解析

  1. 般若:源于佛教,意为智慧,特别是关于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2. 天台:指天台山,是佛教名山之一,与般若教义有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云,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与梵才吉相识之际,表达了对其归来后继续追求智慧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纷扰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梅尧臣通过与梵才吉的对话,探讨了智慧与人生的真谛。开篇描绘了诗人与梵才吉相遇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其超然脱俗的羡慕。诗中“般若安在哉”的反问,透露出对于智慧的深刻思考,似乎在质疑光有形式而无实际的教义。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将个人的理解与佛教的教义相结合,表达了对中道的坚持。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城市的美景,象征着生活的多彩与繁华,带来一种和谐的美感与希望。整首诗在哲理与情感上相辅相成,让人不仅感受到诗人对梵才吉的祝福,也引发对人生与智慧的深入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顷余游巩洛:我前些日子游历了巩洛。
  2. 值子入天台:正好遇到你前往天台。
  3. 当时群卿士:当时许多文士。
  4. 共羡出氛埃:都羡慕你能超脱世俗。
  5. 荏苒逾一纪:时光流逝,已经过了一年。
  6. 却向人间来:你又回到了人间。
  7. 问子何为尔:我问你为何回来。
  8. 言兴般若台:你回答说是想兴办般若台。
  9. 虽将发愚闇:虽然我将要揭示你的愚昧。
  10. 般若安在哉:但智慧究竟在哪里呢?
  11. 此教久已炽:这个教义早已盛行。
  12. 增海非一杯:能否增益岂止是杯水车薪?
  13. 我言亦爝火:我所言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火光。
  14. 岂使万木灰:怎能使万木化为灰烬?
  15. 盖欲守中道:我想要守住中道。
  16. 焉能力损裁:如何能让自己受损呢?
  17. 子勿疑我言:你不要怀疑我的话。
  18. 遂以为嫌猜:竟以为我有猜忌之心。
  19. 忽闻携锡杖:忽然听到你提着锡杖。
  20. 思向石桥回:想要回到石桥。
  21. 城霞与琪树:城市的霞光与琪树相辉映。
  22. 璨璨助诗才:璀璨夺目,助我诗才。
  23. 嘉辞遍入口:我的美好辞句遍及四方。
  24. 幸足息岩隈:幸好能在山岩之隈得到片刻的安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智慧比作光火,形象生动。
  • 反问:通过“般若安在哉”引发读者思考。
  • 对仗:如“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追求与对人世纷扰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祝福,也体现了对中道思想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天台:象征超脱与智慧的追求。
  2. 般若:象征深刻的智慧与理解。
  3. 锡杖:代表宗教身份与信仰。
  4. 城霞与琪树:象征生活的美好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般若”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深刻的智慧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水源
  2. 诗人对梵才吉的态度是?

    • A. 嫉妒
    • B. 羡慕与祝福
    • C. 悲伤
    • D. 漠不关心
  3. 诗中提到的“守中道”是指?

    • A. 追求极端
    • B. 坚持平衡与和谐
    • C. 放弃一切
    • D. 逃避现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但更倾向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静夜思》:同样具有哲理性,更多的是对乡愁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现代诗学研究
  • 《中国古诗词大观》- 古诗词研究资料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慎县修路者 次韵张唐公马上 和刘贡甫燕集之作 独行 江上二首 复至曹娥堰寄剡县丁元珍 郭解 与望之至八功德水 徐熙花 和文淑湓浦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舂雨硙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艺术哲学 包含垧的词语有哪些 慎于接物 渊涵 借寇兵,赍盗粮 相视而笑 尊结尾的成语 臼字旁的字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包字头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千愁万恨 魏紫 镜槛 大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