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0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02:31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独自弹奏琴声的感受。蜀地的桐木质地坚实,楚地的丝弦音色清晰动听。弹奏的节奏缓慢,夜深时分,琴声传出十几声。琴声入耳乍听之下似乎没有什么味道,但细细体会却能感受到内心的情感。自己弹奏,自由自在,也不需要他人来倾听。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夜琴》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弹琴,借此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自得其乐的态度。
《夜琴》是一首极具情感和意境的诗作。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弹琴,首先描绘了乐器的材质与音色,蜀桐的坚实与楚丝的清澈,体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与对乐器的细致观察。接着,诗人用“调慢弹且缓”来形容自己弹奏的节奏,给人一种宁静悠然的感觉,似乎伴随着夜色的深沉,琴声缓缓流出,似在诉说内心的情感。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两句,既表现了初听琴声的淡然,又暗示了音乐内在的情感深邃。音乐表面上似乎并无特别之处,实则在心底勾动着情感的波澜。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为深刻,既呈现了音乐的表象,又揭示了其深层的情感。
最后两句“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更是道出了诗人对音乐的私人享受与对外界评价的淡然。音乐不仅是外在的表达,更是内心的抒发。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凝聚了音乐的魅力与孤独的情感,展示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琴声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外界评价的淡然。
意象词汇:
白居易的《夜琴》主要描绘的是哪种乐器?
诗中提到的“蜀桐”指的是哪里的木材?
诗人对琴声的初听感受是: